想不到吧!在城市花园中

有一个这样的野生洞穴

这个时候你会?

□一起挖! |   □进去试试   | □我只是路过...



在红山,当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野生洞穴时

我们立即安排上了我们的老“朋友”

触发红外相机 

对这个洞穴开始了“全天候监控”

准备一探究竟~


 001

“看不见”的洞主


红外相机通过对动物体温的感知,在夜幕时分捕捉到了这个洞穴主人的身影!原来这是野生亚洲狗獾的家!


不必太惊讶~ 亚洲狗獾作为不折不扣的“生存高手”,它们的足迹从东部平原开阔的丘陵到西部的高山草原,从北方寒冷的针叶林到南方炎热的森林。

它们悄悄地生活在我们身边,无论是南京的紫金山、老山、牛首山,还是我们红山的山林中,都有亚洲狗獾的身影。

作为红山的“原住民”,这里本就是它们的地盘~


别看它们矮矮胖胖、圆滚滚的,它力气可不小!标志性的两道黑色条纹从眼睛一直延伸到耳朵上方,结合它们昼伏夜出的习性,就像戴上了眼罩的“夜行侠”,在夜深人静时外出活动。

这种黑白对比明显的条纹是它们和很多"獾"的共同特征,可能是在警示,好像在说“你别过来啊!”。

强壮的前爪是它们的秘密武器!它们非常擅长挖掘,能够在泥土中翻找蚯蚓、植物根茎等食物。也能用这双爪在这里挖洞安居~ 别看眼前的这个洞口有口锅那么大,这只是它们庞大洞穴系统的“冰山一角”。


作为群居生物,洞穴是狗獾共同家园的核心。在洞穴里也会有卧室、厕所、通风口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通道和四通八达的出入口。



002

城市中的秘境之眼


志愿者在回收红外相机数据

2014年,我们开始关注园区内本土物种多样性。

2020年,得到了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科技项目的支持,也得到了由华泰证券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一个长江·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小额基金”的支持,对园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通过红外相机来观察这些生活在身边的野生朋友们。2024年,在美团青山计划联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通过生境提升改造、打造零废弃动物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和野生朋友们一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

截至目前,我们一共记录到10种野生兽类、120多种鸟类、18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超过460种昆虫!

通过红外相机,我们知道了,原来有这么多“野生邻居”就在我们身边。原来在人为活动这么密集的这片区域,也有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不是超乎你的想象?

2024年,工作人员第一次在猴山附近发现了这处野生洞口和挖掘痕迹时,我们第一时间在附近安排了红外相机,证实了这里属于一家野生的狗獾!直到24年7月,还能看到它进出洞穴。

由于洞穴距离游客道路很近,很多游客们对这个洞穴也展现出了强烈好奇心。洞口开始出现了塑料袋、水瓶等不属于这里的物品,严重干扰了狗獾们的生活。导致2024年10月之后,红外相机里再无狗獾活动的身影...

2025年5月,我们发现了洞口有新的挖掘痕迹!经过红外相机确认,狗獾们回来修缮这个家啦~

我们借鉴保育区花园的围栏工艺,着手和狗獾一起建造这个花园。

为狗獾们设置一个专属的木质围挡,底下预留30cm左右高的通道。既方便野生动物们进出,又能避免游客干扰;并设置科普提示牌。将这里变身为以狗獾为代表的野生动物科普导览点——狗獾花园!





 003

会“施法”的挖掘大师

狗獾花园的住户可不止有狗獾~ 在这里,我们通过红外相机还看到了貉、鼬獾、黄鼬等野生动物朋友的到访。

狗獾废弃的洞穴成为了它们在城市之中一个临时的庇护所和休憩之所。在冬天,貉还会趁着狗獾冬眠的时候进入洞穴悄悄探索~

春天来临之后,狗獾就会化身“生态系统魔法师”。通过孜孜不倦地挖掘,将深层的土壤翻到地表,增加了表层土壤的肥力,为本土植物的萌发与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

被它们翻过的土地,不仅动物朋友们喜欢到访,也让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有了不小的提升~

REC

在洞穴里,还有厕所和卧室这样的功能性区域。洞穴内积累的粪便、食物残渣以及用作睡床的枯草等有机物,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分解,成为滋养土壤的天然肥料,进一步了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成分,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保护这样的一个洞穴,既是为了保护狗獾,也是在保护一个为多种生物提供生存空间的小型生境,等待狗獾亲手打造的本土花园慢慢呈现~

现场扫码,还可以看狗獾是怎么挖洞的~




 004

狗獾花园行为准则


在参观狗獾花园时,请遵守它们的生存准则:

别害怕!别投喂!别破坏!

它们从未打扰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应学会温柔地与它保持距离。既然是“邻居”那就有可能相遇。不伤害、多观察、少干扰,才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根本。

这份准则,不仅适用于狗獾,也适用于所有野生动物。

尊重它们的生活空间与习性,我们才能与这些本土物种共享这片城市。狗獾花园是城市自然万象的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去认识身边的“野生”邻居、发现美好的本土自然、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无限可能。

下一次,当你发现这样的洞穴,请和我们一起,做自然的观察者。



来源: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