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抚过泛黄纸页,十六年时光的重量沉甸甸地落在掌心。2009年的春日,高中时代的我第一次熬夜提笔,开始了科幻写作的漫漫练笔路,从基础练笔、文采练笔到综合练笔,笨拙地一层层垒砌想象的基石。人生过得太快了,恍惚间,竟已十六年。不过在那2012年的夏天,看着三年心血化为灰烬,挫败感差点淹没了所有坚持。那些在19岁时于宿舍走廊烧掉的各种手稿资料,当时拍下的照片如今像素低、越发模糊,却成了那段时光仅存的印记。



技术处理后,我看些那些手稿文字,当年那些我所定下的计划、我所立下的誓言,不禁感慨:看起来,我已经全部达成了。在那个烧稿之后的七月,我与合肥的秦恩锦并肩创立“新尘科幻创作组”,如同在废墟里重新点亮了星火——团队后来渐成规模,《新尘科幻》电子杂志应运而生。同年深秋与初冬,笔名“星原子”下的短篇《警察境遇》和短篇《如此艺术》相继刊出,一篇《林中小屋》的影评也随之流淌。而进高三前写的短篇《释爱》习作,竟意外收获了首届全国大学生“科联奖”的优秀作品奖,像一颗微弱的启明星,悄然预示前路。


我想起了高中时有个叫舒怡之的同学,和一个叫周艺成的同学。喜欢言情校园的舒同学说,她有个“柯艾梦”,以后想进郭敬明的公司;喜欢码玄幻网游小说的周同学说,他以后要写一部伟大的网络小说作品。而我对他们说,我有一个“科幻梦”——那是一个在当时完全看不到未来的小愿望。
2013年,星程的轨迹愈发清晰: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大学生会员,是身份的确立;短篇《释爱》两度绽放——先被《最后的雪国》图书收录(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95-4719-0),又在《科学24小时》杂志的9月刊中亮相。岁末,以《科幻文汇》为新的港湾,短篇《你是我的一颗星》、短篇《手心的太阳》、短篇《静寂时代》驶入总第1期,短篇《赡养之约》与短篇《最后》泊入总第2期,其间还夹杂着诗歌《青春的遗产》、《九月某夜》的细语。总第3期则继续刊载短篇《警察境遇》与短篇《课堂境遇》。这一年,短篇《病毒事件》发表于《第二课堂》杂志的十二月号,短篇《暗夜造访者》在少年先锋报《精读》杂志总第3022期留下印记。江西师大的“幻想2013”科幻文学征文赛场上,诗歌《青春的遗产》、短篇《警察境遇》入围,短篇作品《你是我的一颗星》则摘得二等奖,一同编入获奖集——这些小奖项像阶梯,助我攀向更广的星空。
2014年,加入了创始人陈秉杰老师的稞米网新闻小组,尝试编辑视角。《科幻文汇》总第4期载着《傍晚时分的星幕》这首小诗,总第7期则刊出短篇《细听星语》及诗作《在写与不写之间》。待到总第10期,《静寂时代》再次启航。在江西师范大学“幻想2014”的科幻文学征文比赛里,短篇《清明梦》勇夺一等奖,短篇《一万年太久》与短篇《恒宇茫》同获三等奖,再次结集。时光流转至2015年仲夏,《细听星语》在超新星征文比赛中一举夺魁——这颗星子,成了日后“通讯杆塔”系列宇宙最初的火种。


2016年,短篇《无尽的等待》发表于《科幻CUBE:绿色想象》;2017年,我正式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身份悄然转变。同年,《静寂时代》入选《超新星》图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41052)出版。2018年末,又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身份;2019年夏,我成为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税务工作与科幻创作的交汇点在这一年迸发火花——《湖南税务》杂志从1期至6期,以及2020年的部分期次,连载了中篇《未来税务局:鸿蒙世界》,这个系列以其独特视角获评该刊2019年度“最受读者喜爱文章”。同年,极具科幻现实主义的《寸土之上》初稿则收获了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的人气奖。


2020年,中篇作品《长夜未尽》发表于《科幻立方》总第21期(CN12-1454/I),短篇《万物有灵》则见于长沙晚报《学生·家长·社会(精美阅读)》9-10月增刊号(CN43-1450/C)。高校科幻创作者中心将年度“十佳创作奖”(科幻星火奖)授予了我,于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2021年,我担任第三届“星火杯”全国高校科幻联合征文大赛复审评委。《中国青年作家报》(CN11-0305)在3月16日及23日分两期刊载了我的短篇《物种平衡》;6月11日,我在线上科幻迷求职分享会上分享了心得。《科幻立方》总第28期发表了中篇《星空与墙》,短篇《赡养园》则见于长沙晚报《学生·家长·社会(精美阅读)》7-8月合刊。7月19日,短篇《寸土之上》“再就业”,获评第一届星帆科幻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零重力报》两周年纪念刊(2021年9期)登载了我的非虚构文章《我与科幻》;11月,《赡养园》再获第三届“破晓”联合科幻征文大赛三等奖。


2022年开年即迎收获季:1月20日,未来得及雕琢的《母塔之下》获科幻锐创意·硬阅读第五届科幻征文二等奖;同月,《长夜未尽》入围百花文学奖,编入《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科幻文学奖获奖作品集》出版。这年,我继续担任第四届“星火杯”复审评委。4月,《细听星语》入选图书《科幻硬阅读:外星人手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3-0893-8),了却了我对于这篇故事的出版愿望。2023年7月28日,获评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2022年度“优秀会员”。8月26日,《方寸之笼》获科幻锐创意·硬阅读第六届科幻征文二等奖。


2023年,笔耕不辍。4月,《零重力报》“我与科幻”专题刊发表了我的非虚构文章《在生活的感悟中书写自己心目中的科幻文学》。5月,《科幻立方》总第39期推出中篇《睡务纪元》及创作谈《文明触角,无形穹隆——母塔之下创作谈》。同月,长篇单行本《母塔之下》由百花文艺出版社隆重出版(ISBN:978-7-5306-8516-7,CIP:2023第049286号)。6月8日,在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报告厅内举行了《母塔之下》的新书推介暨分享会活动,我同时分享了《雷虹:走进科幻的想象世界》的讲座。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而且还是中篇小说单行本。我抚摸着《母塔之下》的样书,很开心。那时候我知道,我已经初步实现了自己的科幻梦,已经算得上是“保底”了。10月起,在《发明与创新·初中版》开设“星原子说”科幻故事专栏,短篇作品《百年守望》于此连载四期(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12月,还被聘请为该刊科普专家团专家。



2024年,《母塔之下》于3月29日荣获第七届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科幻专栏继续闪耀,《云上清明》在《发明与创新·初中版》2024年2月刊至7月刊分六期连载;《疯狂的轮椅》则从《发明与创新·中学版》2024年9月刊连载至2025年2月刊(六期)。中篇《教学革新记》斩获2024年湖南省科幻作品大赛“最佳作品”奖,入编作品集。8月,有幸成为鲁迅文学院第二届税务系统文学培训班学员。


2025年,星程仍在延伸。1月15日,在首届湖南科幻创作学术交流会议上,我作了题为《雷虹:我心中的湖南科幻梦》的讲座。《未来税务局:宕机》发表于《税收文学》杂志2025年第一辑。5月18日,当选怀化市鹤城区作家协会第二届主席团副主席。6月6日,于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官方发表非虚构类文章《湖南省科幻创作者生态观察:科幻湘军,在路上》。7月,成为怀化市作家协会会员。金秋9月,长篇单行本科幻小说《未眠之眠》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多年来的心血之作,由《睡务往事》《乘潮而睡》《睡眠自由》《睡囚无期》《清明遗梦》《未眠之眠》六个主题中短篇熔铸而成。
在出书号和CIP号的这段日子里,我每天都会进新闻出版署的网站查询、刷新好几遍,盼望着上面会有《未眠之眠》的书籍登记信息。我生怕哪里会出什么纰漏,我太怕了,因为那是我十几岁至今的梦想啊。如今,《未眠之眠》的CIP数据号总算是下来了,这部长篇科幻小说的书号、CIP号“双号”齐全,即将上市了。


我是个扎根在小城市的普通公务员,未成为一个专职的作家,一直以来,我花在写作上的时间,也并没有他人想象中的那么多。我很认真地数了下,除去这些年所有在期刊发表的,这部小说是自己的总第12本公开出版类图书(含结集、合著)、科幻单行本专著的第2本。看着《未眠之眠》的数据库信息,更多的是一种对三十多岁人生的感慨。多年以后,令自己难忘的可能不是看到书号和CIP号录入国家数据库时的兴奋心情,而是27岁到31岁此书陆续成稿间让我痛苦成长的那些岁月吧,诸如错过的人或事、一系列相亲状况、一系列工作的新情况,以及如今变成了铅字但已不想再在现实社会中过多表达出来的某些共情、无奈、懦弱。我感到自己能明显老了,身体素质并不像十几二十岁那样,能熬夜、能放纵了。

说到我“觉得不可能”,还有一件值得提的事:我平时很喜欢的一个手游开服两年整了。因为过去的端游情怀,我零氪金,在《未眠之眠》出版之际,也正式升级到了200级,五转了。200级啊,曾经以为的“不可能”,居然变为了可能,而且比我预想中的要快。这跟一直以来孤独的科幻创作其实是一回事,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坚持”。能一直坚持下去的人,很少,激情过后、繁华过后,无论是写作还是玩游戏,我发现过去所谓的那些“伙伴”,都陆续消失了。执行力和忍耐力,让我这个“平民玩家”,触碰到了游戏的新剧情和新地图,实现了年少时玩端游时的夙愿。


展望前方,2025年年底有望成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明与创新·中学版》年底前或将刊出我的新作《手环上的睡眠值》;《睡务纪元》也入围了百花文学奖,即将编入《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科幻文学奖获奖作品集》出版。
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上,恰巧自己又会有新的人生角色,我想,32岁之后的人生,我还会继续写作吧,但我确实无法保证在今后的岁月中是否还会艰难地践行核心科幻的“科幻现实主义”,这些科幻梦是属于青春的固执,青春的“无用功”,青春的遗产了。它真的很难,很难很难。我其实能明显感受到,中国科幻文学圈子正由于体制的“顶层设计”而迎来巨大的理论变化、群体变化、话语权变化,与此同时,整个文坛、出版业也正在经历AI的洗牌、时代的洗礼。以后的事,完全无法预测了。
回望这十六载星程,从星原子的微光摸索,到《母塔之下》的世界构建,再到《未眠之眠》的辽阔图景,笔下的星河从未停止奔涌。税务的严谨与科幻的飞扬,在时空里奇妙地编织成我的经纬。这星程,是十六年孤灯下的坚持,是无数个宇宙在稿纸上的生灭,更是脚下这片土地与头顶浩瀚星空之间,永不停息的对话。我知道,《未眠之眠》之后,我不再年轻。回首这16年,我的青春仍有一些遗憾,不过还好,没有那么多的遗憾。


那么多年以来,我真的很幸运。谢谢你的陪伴呀,科幻文学。如今,我独自抵达了年少时的自己很想要到达的星辰,我再次感受到了来自十六年前那个深夜涌起的强烈的幸福感,我很知足。

(全文完)


雷虹,税务系统公务员,科幻作家。

来源: 科普科幻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