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说过,一场雷雨过后空气会变得很“清新”。但是对于哮喘患者,尤其是对花粉过敏的人群来说,雷暴天气却可能暗藏风险,甚至可能诱发一种特殊的哮喘急性发作。这是怎么回事?
【雷雨过后 急诊患者增多】
9月9日23时许,天津突发雷雨天气,电闪雷鸣。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拍摄的太空“闪电秀”。
然而有一群人却因雷暴现象,身体产生不适,昨夜至今,我院急诊科就接诊了近百名相关症状的患者,大多因突发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而紧急就诊。
【雷电+花粉 有多危险?】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暴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多发生在花粉季节,可表现为局部地区哮喘的大规模暴发,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专家介绍,这次“雷暴哮喘”的最大元凶是花粉过敏——花粉颗粒在雷电作用下爆裂成更微细的过敏原,瞬间涌入下呼吸道,诱发急性气道痉挛,哮喘急性发作。
据了解,雷暴哮喘只有在特定人群、特定气象和环境因素同时具备时才会发生,因此比较少见。
雷暴发生前,气温骤降、大风呼啸,会把地面的花粉、霉菌颗粒“卷”到云层里。
云层中的湿气和电荷会把花粉颗粒“劈”成更小的碎片,直径约为2到3微米,能轻松钻进呼吸道深处,通常会在几分钟内诱发急性支气管痉挛。
雷暴哮喘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哮喘的典型症状,例如咳嗽、喘息和呼吸短促。尽管少见,雷暴哮喘一旦发生,受到影响的人群数量可能非常庞大,在极少数情况下,雷暴性哮喘还可能致命。
【花粉高峰+雷暴天气 如何应对?】
立秋后,我国北方地区已陆续进入秋季花粉的高峰期。以北京为例,监测结果显示,8月26日至9月9日连续15天为最高等级5级。气象方面,接下来,华北、黄淮等地还多降雨,台风或热带低压也可能带来影响。
雷暴哮喘的发生是外部天气因素与内因过敏体质联合作用的结果。有过敏史的人群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过敏指数。雷暴发生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关好门窗。
以下都是雷暴哮喘的高危人群——
有雷暴哮喘病史患者;
有哮喘史且对花粉或霉菌过敏患者;
既往未诊断哮喘,但过敏原检测阳性(尤其是花粉过敏原阳性)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患者。
当雷暴哮喘发作时,请做好以下自救措施——
1. 立即用药
快速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者沙丁胺醇支气管扩张气雾剂(遵医嘱使用)等药物,缓解气管痉挛。
2. 不要硬扛
若用药后15-30分钟没有好转,或出现嘴唇发紫、说话困难,应立即前往医院!雷暴哮喘进展快,拖延可能危及生命。
3. 保持体位
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的姿势休息,保持腰部前倾。这种姿势有利于呼吸畅通,能有效改善通气。
4. 别着急出门
雷暴结束后,花粉碎片可能在空气中飘很久,建议等1-2小时再开窗通风。
专家表示,多项研究认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如哮喘及花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是雷暴性哮喘的高危人群,但也有研究显示,超过50%的雷暴哮喘发作人群之前从未确诊过哮喘,不过,其中约26%的人可能为潜在哮喘患者。
过敏性疾病可防可治,患者在急性症状得到控制后,需进一步到专业门诊接受规范化诊治。
过敏不是“忍一忍就过去”的小事,而是需要科学应对、系统管理的慢性病。为此,我院耳鼻咽喉科已建立了从健康教育到评估诊断再到精准治疗的全链条精准“防诊治”体系,同时率先在天津市引进新型生物制剂治疗方案,惠及广大患者。北辰医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为患者想到更多,让医疗更有温度、更贴心。
信息来源 | 北辰医院急诊科、央视网、天津预警发布
来源: 北辰医院资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