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烟雾病”,不少人会误以为是吸烟导致,或是能咳出烟雾的病症。其实,这是一种易被忽视的凶险脑血管病——与吸烟无关,却可能悄悄影响大脑供血,甚至引发中风、脑出血。今天就揭开它的面纱,搞懂它的关键信息。

一、“烟雾”不是烟,是脑血管的警报

烟雾病学名“脑底异常血管网症”,名字源于脑血管造影的影像:脑底部本应粗壮的主要动脉(如颈内动脉末端)变细、狭窄甚至堵塞,周围却密密麻麻长出细小脆弱的新生血管,看起来像一团团“烟雾”。

这些“烟雾血管”是大脑供血不足时的“临时替补”,但既易堵塞引发脑缺血,又易破裂导致脑出血,堪称威胁大脑的“双面杀手”。

二、两类人群要警惕,症状各有侧重

烟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等有关,临床有两个发病高峰:

- 5-10岁儿童青少年:多表现为脑缺血,如不明原因头痛、头晕,突然肢体无力、说话含糊、视力模糊,甚至短暂抽搐、眼前一黑。部分孩子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

- 30-50岁成年人:更易出现脑出血,如突然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肢体瘫痪、意识模糊,且常无征兆,多在出血后检查才确诊。

有烟雾病家族史者风险更高,建议定期做脑血管检查。

三、别混淆!这些症状要及时排查

烟雾病早期症状易与感冒、偏头痛等混淆,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 脑缺血信号:单侧肢体无力/麻木、说话不流利、视力骤降,或劳累后反复头痛头晕。

- 脑出血信号:突发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僵硬、意识模糊。

诊断需靠专业检查,脑血管造影(DSA) 是“金标准”,头颅CT、MRI、MRA可辅助判断。

四、早治是关键,治疗有方法

烟雾病虽凶险,但早发现早治疗可保障生活质量,治疗分两类:

- 药物治疗:用于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如控制血压、预防血栓,但无法根治,仅为辅助手段。

- 手术治疗:是主要有效方式,核心是“为大脑搭新供血通道”,常用直接/间接血管吻合术,医生会依患者情况选择。

术后需定期复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五、罕见病不可怕,忽视才危险

烟雾病发病率约百万分之三到五,虽罕见,但伤害大。不少患者病情加重,多因早期忽视症状。若你或家人出现上述不适,别“硬扛”,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排查,早干预就能让大脑重获稳定供血,继续正常生活。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 重症医学科 崔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