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2岁的小女孩文文(化名)确诊了甲状腺癌。
事情是这样的,文文平日里健康爱动,连生病都很少。半个月前,妈妈接她放学的时候,无意间摸到她右侧颈部有一个花生米大小的硬块,不红不肿,按压时也没疼痛。
起初家人以为是普通的淋巴结肿大,没太在意。观察几天,脖子上的肿块依然没有消退的迹象,妈妈就开始担心起来了。于是,赶紧带她到当地医院检查,甲状腺B超显示:甲状腺右侧4C类结节以及右颈部肿大淋巴结,经细针穿刺活检后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这个结果让文文的父母瞬间崩溃。他们从未想过,这种通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疾病,竟会降临在自己才12岁的女儿身上。为了避免耽误病情,来不及悲伤的文文父母,赶紧来到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甲状腺肿瘤科主任蔡明团队进一步检查发现,肿瘤大小约3.2×2.4×1.8厘米,且出现右侧颈淋巴结转移,需要尽快手术。在充分与文文父母沟通后,蔡明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主刀耗时4小时顺利完成。
在甲状腺肿瘤科医护团队的悉心管理下,文文康复过程很顺利,如今已经出院了。后续文文将进行碘-131治疗及内分泌药物抑制治疗,并定期复查。
从发现肿块到确诊,再到手术,最终康复出院,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文文经历了一场与癌症的较量。
“我怎么也没想到10多岁的娃娃会患甲状腺癌,”文文父母后怕道,“平日里健健康康地孩子,怎么就突然得癌症了?”
什么是甲状腺癌?儿童发病数据令人警惕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颈部前方,形似蝴蝶,负责合成并释放甲状腺激素,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体温、心率等多个重要生命活动。当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失去正常调控,形成肿块甚至扩散时,就可能发展为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占比约85%,整体预后相对良好。然而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也开始频繁出现。
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10年间增长了三倍以上,其中青少年和儿童的发病数也明显上升,2006年至2017年甲状腺癌住院手术患儿提高了3倍以上。
相关研究数据统计,中国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约为0.44/10万,病死率约为0.02/10万。高发年龄为10-14岁,女孩发病率是男孩的2-3倍。青春期前男、女患病比例相似,青春期后男、女患病比例约为 1:4。
虽然在所有儿童肿瘤中,甲状腺癌占比不算高,但一旦出现,往往癌肿增长更为迅速,转移可能性更早更高,因而早发现、早干预格外重要。
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更高?
也许你会问:孩子脖子长了个结节,真有那么严重吗?
确实,相比成人,儿童甲状腺结节并不常见,但一旦出现,恶性概率(也就是诊断为癌的风险)比成人更高!
研究显示,儿童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可达22%~26%,而成人通常为5%~15%。这意味着孩子出现甲状腺结节时,更应引起足够重视,不能简单归因于“发育期正常现象”。
不过家长们也不必过度恐慌,好消息是,尽管儿童甲状腺癌在确诊时往往已伴有淋巴结转移,但95%以上都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这种分型预后好,通过手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总体治愈率依然非常不错,在9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甲状腺癌的复发率较成人偏高,因此治疗后的长期随访和规范管理也格外重要。
这4种情况一定要警惕!别把癌症当感冒
甲状腺癌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多因素可能参与其中,包括家族遗传、碘摄入异常、辐射暴露、激素水平波动等。
对于儿童来说,既往头颈部接受过放射治疗、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或者患有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孩子,更应格外警惕。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桥本氏甲状腺炎,儿童结节合并甲状腺炎会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
此外,长期熬夜和不规律的生活,暴饮暴食导致超重和肥胖等,也可能诱发甲状腺癌。
临床上,儿童甲状腺癌常常起病隐匿,甚至没有明显不适。但若出现以下4种表现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觉:
脖子出现无痛、可随吞咽动作移动的结节;
声音嘶哑持续2周以上,无明显好转;
总感觉喉咙“卡了东西”,有吞咽不适感;
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质地偏硬、边界不清。
一旦孩子有上述表现,应尽早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常规检查包括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必要时还可结合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等方式明确诊断。
如何预防?日常这些细节,孩子也能做到!
甲状腺癌虽然难以完全预防,但从生活习惯、环境暴露和健康管理方面入手,仍可降低风险,尤其是对儿童来说,更需要家长多加留心。
首先,要保持饮食中碘的适量摄入。无论是碘缺乏还是碘过量,都可能对甲状腺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避免儿童不必要的头颈部放射检查和照射。比如X光、CT等影像检查应遵医嘱进行,切勿随意重复,尤其在成长发育期。
此外,家长还要定期为孩子进行健康体检,体检时注意甲状腺触诊,一旦发现颈部肿块等异常应及时复查。对于有家族史的儿童,可加做超声。但非必要不做头颈部X光或CT检查。
日常生活中,营养均衡、适度运动、情绪稳定也是维护甲状腺健康的重要保障。教育孩子不要乱吃保健品或含激素的产品,保持健康成长节奏,让孩子远离潜在的甲状腺风险。
孩子也可能患癌,但不是不可战胜。
像文文一样,早发现、早治疗、规范随访,大多数儿童甲状腺癌都能战胜病魔,回归校园与快乐童年。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家长要足够警觉,及时行动。
希望你今天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多一份了解,也多一份安心。
来源: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