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科学普及,言之有据。为保证肿瘤知识科普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中国抗癌协会依托《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即CACA指南,按照疾病“防筛诊治康”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连续四年撰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以CACA指南核心观点为创作源,全面推进我国肿瘤防治权威科普创作和推广。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大家分享核心知识,摘取部分内容,供参阅使用。

问题8:口腔颌面黏膜恶性黑色素瘤(OMM)的基因检测及治疗指导有哪些?

核心观点:KIT 突变患者优先使用伊马替尼靶向治疗。

观点解读:约 1/5 的 OMM 患者存在 KIT 基因异常,这类患者用伊马替尼等靶向药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尤其对晚期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比传统化疗更有针对性。BRAF 突变患者可用靶向联合疗法。5% 的 OMM 患者存在 BRAF 基因突变(如V600E/K),此时用达拉非尼(BRAF 抑制剂)加曲美替尼(MEK 抑制剂)能阻断癌细胞信号通路,比单一药物效果更好。

问题9:在临床分期方面,新版 CACA 分期对 OMM 进行了重要补充,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准确依据这些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分期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核心观点:精确判断肿瘤浸润厚度及临床分期。

观点解读:肿瘤临床 TNM 分期,特别是早期分期的建立,对精准治疗十分重要,既可避免过度治疗,又可防止治疗不足。病理医生通过活检或手术样本测量厚度,精准判断临床 TNM 分期,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了病理学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与影像评估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多学科协作减少单一检查的局限性。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