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蚊虫活跃,除了常见的蚊子叮咬红肿,一种由伊蚊传播的疾病——基孔肯雅热,也可能悄悄威胁孩子的健康。基孔肯雅热虽很少导致严重并发症,但发病时会让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不仅影响日常活动,还可能让孩子承受身体不适。由于儿童皮肤娇嫩、活动范围多在户外,成为这类蚊媒疾病的易感人群。做好日常预防,从源头阻断蚊虫叮咬,是守护孩子远离基孔肯雅热的关键。

一、清除蚊虫滋生地,让伊蚊“无处安家”

伊蚊喜欢在小型积水处产卵,家中阳台、庭院、角落的积水,都是它们的“温床”。家长要定期检查并清理这些潜在的滋生点:每天更换孩子的玩具盆、储水盆里的水,避免积水长时间留存;花盆托盘里的积水要及时倒掉,或在托盘内铺一层砂石吸收水分;闲置的水桶、花盆、轮胎等物品,要倒扣存放或妥善收纳,防止雨水积存;下水道、地漏处可定期倒入清水,避免管道内积水滋生蚊虫;户外的水池、景观水体,可投放灭蚊幼生物剂,抑制蚊虫幼虫生长。从源头减少蚊虫数量,能大幅降低孩子被叮咬的概率。

二、做好户外防护,给孩子“穿好防护衣”

孩子在户外玩耍时,暴露的皮肤容易成为蚊虫叮咬的目标,做好物理防护必不可少。尽量选择浅色、透气的长袖衣物和长裤,浅色衣物不易吸引蚊虫,长袖长裤能直接减少皮肤暴露面积;给孩子戴宽檐帽子,保护头部、耳朵等容易被忽视的部位;在蚊虫活跃时段,尽量减少带孩子去草丛、树林、积水附近等蚊虫密集区域,若需前往,可提前规划路线,缩短停留时间;给孩子使用儿童专用的驱蚊产品,选择含有避蚊胺(浓度不超过30%)、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液,涂抹在孩子的手臂、腿部等暴露皮肤,注意避开眼、口、鼻及皮肤破损处,每4-6小时根据需要补涂一次。

三、加强室内防蚊,筑牢“安全防护网”

室内是孩子活动的主要场所,做好室内防蚊能为孩子营造安全的环境。安装纱窗、纱门,定期检查是否有破损,发现漏洞及时修补,防止蚊虫从门窗进入;晚上孩子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是婴幼儿,蚊帐是安全且无刺激的防蚊方式;避免在室内使用香薰、灭蚊喷雾等刺激性产品,若需使用灭蚊器,应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高处,且远离孩子的活动区域;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定期清理垃圾、杂物,减少蚊虫在室内停留、藏匿的机会。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细致守护,基孔肯雅热的预防虽不复杂,但需要家长将这些要点融入日常。从清理积水到做好防护,每一个小举动都是阻断疾病的重要防线。只要养成良好的防蚊习惯,就能让孩子在夏日里安心玩耍,远离蚊虫带来的健康威胁,快乐享受成长时光。

作者:唐兴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儿科 住院医师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