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朋友圈里提到最多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神兽们“归笼”了。随着暑假结束,宝妈们“电量”耗尽,终于盼来了幼儿园的开学,朋友圈一片“欢腾”,宝妈们解放自由了。然而,轻松喜悦的心情没几天就破灭了,这不朋友的孩子才去幼儿园没几天就发烧来医院报到了。

这难道是什么定律吗?为什么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往往难逃生病的“魔咒”,会发烧、咳嗽等。宝妈们出现各种焦虑,担心是不是孩子还小,抵抗力差,不应该过早的去幼儿园或者幼儿园环境卫生不好、孩子太多等等。其实不然,作为一位过来人并且是儿科护理人员,总结经验:孩子入园后反复发烧,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这不是什么“魔咒”,而是孩子的免疫系统在集体环境中“升级打怪”的过程。家长不必过度焦虑,做好护理和引导,帮孩子顺利度过适应期,他们的抵抗力会越来越强。

常见的“开学发烧”原因有哪些呢?宝妈们该如何做好提前预防呢?

原因:

1、环境变化、交叉感染:从家里的“无菌”,环境相对单一,接触人少,细菌病毒少。到幼儿园的“各种菌群”,集体环境,玩具、空气里都可能存在不同细菌、病毒。孩子们的亲密接触,一起玩玩具、分享零食、牵手拥抱,甚至打喷嚏、咳嗽时的飞沫,都可能成为病毒细菌的传播途径。一些低龄孩子卫生习惯还没养成,喜欢用手揉眼睛、摸鼻子,更容易让病原体入侵身体。孩子们突然进入这个环境,免疫系统会快速反应对抗病原体,发烧就是免疫系统表现出来的正常反应。

2、生活习惯改变:在家时,孩子的作息可能比较随意,吃饭、午睡时间不固定。进入幼儿园后,需要遵守集体作息,有的孩子可能因为不适应而睡眠不足、食欲下降。睡眠不足和营养摄入不够,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让孩子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3、陌生环境、情绪波动:对刚入园孩子来说,离开熟悉的家人和环境,进入陌生集体,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哭闹等情绪,而情绪波动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导致抵抗力暂时下降。这时,原本潜伏在体内的细菌病毒就容易“趁虚而入”,让孩子出现发烧等不适。

预防:

1、接种疫苗:这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手段!务必按照孩子们预防接种手册上的时间、项目按时接种疫苗(国家要求计划内的),个别计划外自费项目也可以自主按需选择。

2、教会孩子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饭前便后、玩完玩具后都要洗,这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

3、保证充足睡眠与均衡营养:睡得好,吃得好,是免疫力的基石。

4、循序渐进适应:刚开学别急着送一整天,可以先从半天开始,带一些一直陪伴在身旁的玩具玩偶去幼儿园,都能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这场免疫力升级战,既是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修行。放宽心,科学应对,孩子们终将练就强健的体魄,快乐地奔跑在阳光下!

□温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主管护师薛肃静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