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自己最近吃不下饭
体重还在悄悄下降
是因为工作太累?
还是休息不够?
对大多数人来说
或许只会当作小毛病
对于陈先生来说
却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短短几个月
陈先生体重直线跌到96斤
这时他才意识到
身体可能出现了大问题
在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后,陈先生先接受了传统治疗。初期两次治疗后肿瘤有所缩小,但第四针时病情突然反弹,“狡猾”的淋巴瘤让治疗陷入僵局。
另一位患者小陈,处境更加凶险。她的肿瘤长在了最危险的位置——心脏旁边。为此她不得不接受多轮放化疗。巨额的治疗费用、反复的身体折磨,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淋巴瘤
全球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疑难癌症TOP榜常驻选手
全球患者已经超过了300万人
患者们明明接受了治疗
为什么病情还是反复?
淋巴瘤就这么难缠吗?
01患者与传统治疗的困境,淋巴瘤“难缠”在哪?
作为恶性肿瘤,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它有着强耐药性,也非常容易复发。而针对难治复发的淋巴瘤,传统的治疗手段(如靶向药、放疗和CAR-T疗法)的治愈率仅为30%~40%,难以满足患者对长期生存的需求。
问:淋巴瘤为什么这么难治?
淋巴瘤亚型超过上百种,其中不少类型十分容易“逃逸”,而在治疗过程中,癌细胞会“变脸”,靶点逃逸是其难治的核心原因之一。传统靶点CD19、CD20等在治疗时会因靶点缺失、突变或耐药导致治疗失败。
问:CAR-T治疗的“脱靶”是怎样造成的?
作为近年来热门的免疫治疗手段,CAR-T治疗也面临“脱靶” 难题:一部分癌细胞没有相应靶点,CAR-T细胞无法识别并杀灭它们;另一部分癌细胞在繁殖过程中失去原有靶点,导致疗效消失。
因此,只有找到癌细胞独有的、正常细胞缺乏的稳定靶点,才能让治疗更加精准。既最大化杀灭癌细胞,又最小化伤害健康组织。
02四步“抗癌组合拳”破局,治愈率提升至80%~90%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林桐榆教授带领团队长期深耕,终于发现了全新靶点的检测方法。
2025年,林桐榆教授率领团队发布CAR-T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治疗方案,用“四步组合拳”把治愈率提升至80%~90%!
问:“四步法”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第一步:活检寻靶
将患者组织制备成约4微米的病理切片,经过免疫组化“染色”,“定靶”精准识别癌细胞。
● 第二步:精准减瘤
通过靶向药物与联合方案,降低肿瘤负荷,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 第三步:放疗引导
实施低剂量放疗的方式。通过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设备把射线导引到肿瘤部位,经过照射肿瘤可能释放一些抗原,会有利于免疫治疗,为接下来的第四步提供便利。
● 第四步:安全管理
实施CAR-T回输治疗。回输匹配新靶点的CAR-T细胞,并处理细胞因子风暴,在清除残余癌细胞的同时,通过毒性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国产CAR-T综合方案
四大核心步骤环环相扣
其中“活检” “低剂量放疗”藏着关键细节
下面就来拆解这些门道
问:“活检”要经过哪些步骤?为什么说它重要呢?
“活检寻靶”看似简单,实则是精准治疗的“导航仪”!
经过脱水、滴蜡包埋等步骤之后,再对治疗性靶点对应的抗体加注,进行染色,扫描切片,经过这些免疫组化的步骤后最终“定靶”,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杀伤。
问:降低放疗“剂量”会更有效吗?
传统放疗剂量通常在36戈瑞以上,而“低剂量放疗”将剂量降到20~24戈瑞,降低了1/3。这一调整能减少对患者正常组织的影响。
更关键的是,低剂量放疗后,患者体内会释放出肿瘤抗原。这些抗原不仅能形成一道“屏障”,防止肿瘤进一步恶化,还能像“向导”一样,引导后续回输的CAR-T细胞精准找到癌细胞,提升免疫治疗效果。
问:经过国产CAR-T综合方案后,淋巴瘤治愈率如何?
传统治疗的淋巴瘤复发率在50%以上,治愈率仅30%左右。而临床数据显示,随着新靶点CD79b的应用,淋巴瘤靶向治疗的治愈率提升至80%~90%,大幅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
问:治疗费用贵吗?老百姓能负担吗?
目前,CAR-T治疗的价格约为120万元,但随着技术发展,这一情况将逐步改善。未来,随着制备工艺成熟、规模化生产推进,再加上医保政策的保障,CAR-T治疗价格有望降至十几万,让更多患者能负担得起这一高效治疗手段。
03未来CAR-T会如何发展?“中国答卷”让癌症可防可治
2030年,我国提出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要攻克像淋巴瘤这样的难治癌症,林桐榆团队已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
推进双靶点或多靶点CAR-T研发,同时瞄准肿瘤的多个特征,让癌细胞更难通过“靶点逃逸”躲避治疗;优化CAR-T制备工艺,缩短细胞制备等待时间,让患者能更快接受治疗;进一步降低治疗成本,让更多患者受益。
尽管目前国产CAR-T综合方案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但它的发展方向清晰明确:既要让技术更优、疗效更好,也要让患者用得起、用得上。医学的进步在于不断创新,随着疗效提升、工艺优化、安全性改善,未来的淋巴瘤治疗将更精准、更安全、更普惠,真正让癌症从“难治之症”变成“可防可治”的疾病。
来源: 四川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