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詹娟,刘庆华,庞学勇(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近年来,我国水果产业迅猛发展,2021年果园面积达1281万公顷[1];果园丰收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绿色烦恼”——修剪下来的果树枝条、掉落的树叶等废弃物达5764万吨[1],如此大量废弃物的处理成为了果农焦头烂额的“头号难题”。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一把火烧掉”,这样做的确能烧死杂草种子和害虫虫卵,省事又直接,但代价也不小:滚滚浓烟却也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和环境。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采用堆肥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处理果园废弃物成为了果农的“心头好”。堆肥的奥秘在于:把果树枝叶这些“绿色垃圾”堆起来,让它们在高温环境下自然分解,经过微生物的“魔法”加工,这些“绿色垃圾”最终变为稳定、无害的腐殖质产物。形成的堆肥产品,是上好的土壤改良剂和天然有机肥,可以让土壤更疏松、更有营养,让庄稼长得更好、品质更优,收成更好,备受农民喜欢。
果园废弃物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那么,大家便有疑问:“堆肥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呢?”“一片果园枯枝落叶量这么大,全部堆肥完得多久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堆肥进程呢?”……针对果园废弃物堆肥过程中的这一系列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庞学勇研究员团队给出了绿色、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果枝残余物的自然“分解者”——厚壁隔孢伏革菌
微生物是参与有机物降解的核心,能有效控制堆肥进程、降解速率和堆肥质量等关键过程。想要高效处理果树枝条这类“难啃的硬骨头”,关键就在于找到那些特别擅长“吃木头”(分解木质纤维素)的强力微生物帮手。
目前,农作物秸秆、农家肥、水果和蔬菜等农业废弃物的堆肥技术已较成熟,而且应用广泛,但专门利用果树枝条堆肥的还十分少见。这主要是因为,果树枝条中木质素这一顽固组分含量非常高,导致其降解难度大。经过不懈努力,庞学勇研究员团队发现了厚壁隔孢伏革菌(Peniophora crassitunicata)HUA这一木质素高效降解菌[2],在降解葡萄枝等果园废弃物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潜力。
厚壁隔孢伏革菌HUA的木质素降解潜力
(a:愈创木酚平板显色实验,反映菌株产漆酶能力;b:苯胺蓝平板褪色实验,反映菌株产过氧化物酶能力)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隔孢伏革菌属于担子菌门隔孢伏革菌科的真菌,属名Peniophora,涵盖多个物种。我们发现的菌株HUA的形态特征如下图所示,在培养过程中生长速度慢,菌落初期为白色,棉絮状,表面稍有凸起,挑取时具有粘稠感,生长后期菌落逐渐变为黄褐色。显微镜下菌丝透明较细,有锁状联合(真菌菌丝的一种连接结构,利于营养传递)。菌株HUA可在pH 3.0 ~ 9.0、温度15度到35度环境下生长,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厚壁隔孢伏革菌HUA显微形态特征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厚壁隔孢伏革菌HUA是怎样“吃木头”的呢?因为它有个厉害的本事:能同时分泌三种特殊的“分解工具”—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均为分解木质素的关键酶类,专门对付果树枝条里的顽固组分,在木质纤维素降解方面表现出色。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将菌株HUA接种到液态PDA培养基培养1周,漆酶(Lac)活性从第3天开始大幅上升,第7天达到53.2 U/L;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性在前5天逐渐增加,最高达9.51 U/L;锰过氧化物酶(MnP)活性在3种酶中最高,前3天呈快速上升趋势,第3天酶活性达到峰值174 U/L。
在实验室里,我们观察了菌株HUA的工作状态:将菌株HUA接种到液态PDA培养基培养,它就开始“干活”了,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比较“稳扎稳打”,前5天活性慢慢上升,最高达9.51 U/L;漆酶(Lac)活性则是从第3天开始“火力全开”,第7天达到53.2 U/L;最厉害的是锰过氧化物酶(MnP),前3天活性就急速飙升至峰值174 U/L。
接着,我们选择常见的果园废弃物—葡萄枝条作为材料,开展发酵实验,检验菌株HUA的降解效果,结果令人惊喜:仅仅发酵20天后,半纤维素降解了超过三分之一(36.6%),效果最明显;纤维素也降解了近两成(17.5%);连最顽固的木质素也被降解了一成多(10.3%)。
菌株HUA产酶活性变化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菌株HUA对葡萄枝条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效果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协同堆肥显威力:厚壁隔孢伏革菌的高效堆肥之旅
我们以葡萄果枝残余物为原材料,开展堆肥试验,发现菌株HUA单独接种堆肥就可有效提高木质纤维素降解效果;菌株HUA和市面上的“堆肥好帮手”商业菌剂(主要成分为芽孢杆菌属、曲霉属等木质纤维素降解菌)一起工作,降解效果则更上一层楼。这对“好搭档”干活效率更高,堆体升温更快,2天即冲上了62℃,而且堆肥高温期持续时间更长(15天),显著地加速了堆肥腐熟进程和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历时40天发酵腐熟过程后,获得成熟度高且环境友好、安全无毒的堆肥产品[4]。
落叶归根,最后我们将获得的堆肥产品还田于柑橘果园,发现果园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微生物活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堆肥产品的施用有效改善了果园土壤质量,这为果园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此外,接种菌株HUA的堆肥中,“微生物工人团队”阵容强大:厚壁菌门(如芽孢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子囊菌门(如曲霉属)及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担子菌门(如隔孢伏革菌属)主导堆肥微生物群落。接种菌株HUA后,堆肥“微生物工人团队”发生了“重组”和“优化”,堆肥中耐热芽孢杆菌属、短芽孢杆菌属、肠球菌属、木霉属等微生物更加丰富。这些“微生物工人”个个都是精英,在热解阶段代谢十分活跃(以碳水化合物代谢为主),高效协同工作,最终实现更快、更好的堆肥效果。
厚壁隔孢伏革菌堆肥及还田
(图片来源:作者团队实验拍摄和记录)
厚壁隔孢伏革菌:果园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明日之星”
团队已有研究证明,厚壁隔孢伏革菌是高效分解果枝残余物的理想微生物资源,这些研究可为厚壁隔孢伏革菌将来的大规模“上岗”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不过它的“超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值得期待的是,厚壁隔孢伏革菌的推广应用,如苹果、柑橘等多种果园废弃物的堆肥,一定可以促进果园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发展,变废为宝,一举多得,真正的解决果农的“心头病”!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
[2] 庞学勇, 陈俊文, 刘庆华. 一株隔孢伏革菌及其应用: CN202210585440.2[P]. 2022-10-14.
[3] 陈俊文. 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对果枝残余物降解与应用效果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
[4] Zhan J, Liu QH, Chen JW, Pang XY. New insights into Peniophora crassitunicata and its co-inoculation with commercial microbial inoculant accelerating 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and compost maturation during orchard wastes composting.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5, 274: 121298.
来源: 中国科普博览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