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渐消,秋意初显,处暑翩然而至。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 有终止、躲藏之意,处暑的到来意味着夏季的炎热即将结束,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是反映气温变化的重要节气。处暑节气动物们也跟着调整起了生活的“频道”,用各种方式迎接秋日的到来。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处暑节气天津市动物园的动物们有哪些变化。
1、换毛适应温差:一些动物已启动秋冬 “保暖预案”,灵长类、鹿科动物等的毛发逐渐增厚,绒毛密度增加以增强御寒能力。同时毛发颜色可能变得更加暗沉,这种 “自然伪装” 能帮助它们在秋冬落叶或枯草环境中更好地隐藏自己,降低被天敌发现的概率。
2、调整新陈代谢:随着气温降低,动物们的新陈代谢速度悄然减缓,心跳、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略微下降。这种 “节能模式” 能减少能量消耗,让身体在食物逐渐减少的秋冬季节更高效地储存能量。
1、活动时间调整:处暑后天气转凉,动物们摆脱了酷暑束缚,活动时间不再局限于清晨和傍晚。狮子、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会在白天更多地走出阴凉处,在馆舍外运动场漫步、活动甚至晒太阳,展现出不同于夏季的活力。
2、社交行为变化:一些群居动物的社交行为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猴子们可能会更加频繁地聚集在一起,互相梳理毛发、玩耍,增强群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这有助于它们在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更好地相互取暖和保护。
3、筑巢行为:部分动物开始为过冬做准备,像鸟类会开始收集树枝、草叶等材料,加固和修缮自己的巢穴,以确保在寒冷的冬天有一个温暖、安全的栖息之所。
1、食量增加:为了储备足够的能量来应对秋冬季节,许多动物的食量会逐渐增加。例如,熊类会大量进食各种食物,包括水果、坚果、肉类等,以积累脂肪,增强体质,为逐渐变冷的天气做准备。
2、食物种类调整:动物的食物种类也会有所变化,随着秋季水果的成熟,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的食物中水果的比例会适当增加;同时,为了满足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肉食动物的饲料中肉类的供应也会更加充足。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天津市动物园诚邀您在处暑之际,走进园区,感受动物们的秋日活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共度一段美好难忘的时光。
来源: 天津市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