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滑翔制导炸弹?滑翔制导炸弹有何优势?俄罗斯都使用了哪些滑翔制导炸弹?滑期制导炸弹的来来发展趋势又是如何?
历史悠久的战场“新兵”
滑翔制导炸弹是在普通航空炸弹上加装精确制导装置和空气动力装置后的一种精确打击弹药,既保持了普通炸弹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特点,又具有射程远、精度高、作战效费比高的优势。
与导弹相比,滑翔制导炸弹不携带昂贵的发动机,因此成本低,而且飞行过程中没有噪音,隐蔽性强。滑翔制导炸弹往往以普通炸弹为基础改造而来,因此装药占比远高于导弹如果再加上贯顶攻击,毁伤威力巨大。
与普通制导炸弹相比,滑翔制导炸弹可利用滑翔弹翼在空中远距离渭行,而不会像其他常规自由落体炸弹一样直接坠落到地面,可大幅提升炸弹的射程。这就使得投放载机可以离目标更远,有效提高载机的安全性,滑翔制导炸弹还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低空飞行,令敌方雷达系统很难探测到其来袭路径。
虽然俄罗斯近期才开始使用滑翔制导炸弹,但是这一概念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被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 PC1400 穿甲高爆航空炸弹的基础上,通过加装弹翼和制导系统,率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滑翔制导炸弹“弗里茨”-X,并取得实战胜利。1943 年,德国空军利用“道尼尔”轰炸机携带“弗里茨”-X,击沉了意大利海军“罗马”号战列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制导武器用于反舰作战,开启了海战的新纪元。
世界上第一款滑翔制导炸弹“弗里茨”-X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滑翔制导炸弹 HS-293 也是由德国研发该炸弹采用与“弗里茨”-X相同的无线电制导方式,通过增加平直弹翼和火箭助推器,最大射程提升至18千米,战斗部重 500 千克。二战期间,HS-293 累计击沉总吨位共计40万吨的舰艇。
带有平直弹翼和火箭助推器的HS-293滑翔制导炸弹
但是由于可靠性低、抗干扰能力不足等缺点,滑翔制导炸弹并未如愿在二战后迎来发展高峰。直到卫星导航方式开始得到军事运用,滑翔制导炸弹才赢来发展的“第二春”。卫星导航不受距离限制,辅以惯性导航,能够让滑翔炸弹飞行上百千米也能保持很高的精度。最早采用卫星制导的滑翔炸弹是美国的“联台直接攻击弹药”,通过为普通航空炸弹加装名为“钻石背”的滑翔增程组件,在获得远距离的航程外还可折叠安装至内埋弹舱。很快就掀起滑翔制导炸弹发展的热潮,各国纷纷效仿,多个型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美国“联台直接攻击弹药”是最早采用卫星制导的滑翔炸弹
实战检验 蓄势待发
由于“格罗纳斯”卫星系统发展的滞后性,俄罗斯滑翔制导炸弹发展严重落后于美国。直到2014年,俄罗斯空军才采购了第一批 OFAB-250滑翔制导炸弹,通过在FAB-250航空炸弹上加装制导和滑翔弹翼组件,滑翔距离最远可到 60 千米。随后
俄罗斯战术导弹集团开始加快滑翔制导炸弹的研制进度,先后推出了UPAB-250、UPAB-500 和UPAB-1500三个型号,以及UPAB-50S小型无人机用滑翔制导炸弹。俄罗斯技术动力控股公司也正在研发“钻机”PBK-500U滑翔制导炸弹。其中UPAB-500、UPAB-1500 和UPAB-50三个型号陆续精彩亮相乌克兰战场,取得不菲战绩。
UPAB-1500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现役滑翔制导炸弹
UPAB 是俄语“通用滑翔”的首字母缩写,而后面的数字则代表炸弹的总质量级。根据制导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光电制导的KR 系列、激光制导的L和加强激光LG系列、卫星/惯性复合制导的 S-E系列;根据搭载弹头的不同,滑翔制导炸弹又有很多变种,包括高爆穿甲弹头、温压弹头集束弹头等。
UPAB-500和UPAB-1500均采用卫星/惯性复合制导,前者重505千克,弹长 2.95 米,弹径 355 毫米,战斗部重390千克,最大投放高度14 千米,最大射程 40 千米;后者重1525 千克,弹长超过5米,弹径400毫米,采用1010千克高爆穿甲战斗部,最大投放高度 15 千米,最大射程 50千米,两款炸弹圆概率半径均小于 10米。其中,UPAB-150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现役滑翔制导炸弹,毁伤能力惊人。
UPAB-50由“冰雹”火箭弹改造而来,重约50千克,战斗部重37千克,弹长 1.7 米,直径 120 毫米:最大射程 20 千米。身材小、重量轻,非常适合由无人机搭载投放。
适合无人机搭载投放的 UPAB-50 滑翔制导炸弹
虽然尚未有证据表明 UPAB-250已投入乌克兰战场,但是专为一线航空兵部队设计的 UPAB-250,实力也不俗。UPAB-250 采用激光制导,重256 千克,弹长3.2米,弹径255 毫米,采用 165 千克高爆破片战斗部,装药96 千克,最大载机投放高度 10 千米:圆概率半径小于5 米。
由于体型庞大,UPAB-1500 仅可搭载于苏-57 和苏-35,而其他几型滑翔制导炸弹则可与俄罗斯多种战机兼容,可由多用途歼击机、轰炸机、攻击机携带,还可以装备无人机,包括俄罗斯“猎户座”“猎人”无人战斗机。
俄罗斯滑翔制导炸弹的滑翔弹翼形式多样,不拘一格。UPAB-50 采用与美国小直径炸弹类似的“钻石背”弹翼,KAB-250采用平直翼,向后折叠于弹身腹部,UPAB-500 和UPAB-1500的弹翼折叠在主弹翼内部,投掷后展开。
智能协同 未来可期
在军事需求的大力牵引下,滑翔制导炸弹正朝着协同自主组网、大威力、小型化、多平台和远射程方向发展。
协同自主组网。网络化合作技术能实现滑翔制导炸弹战场态势协同感知,信息共享。多枚炸弹相互“商量”分配各自的分工以及打击的目标,极大地增强了时敏目标的打击能力,提升了精确打击效率。美国先后开展了“金帐汗国”第一阶段的3次飞行演示试验,验证了协同式小直径炸弹协同自主组网能力。
大威力。随着战斗部技术的发展装药量不再是大当量毁伤效果的必要条件,小尺寸战斗部也能拥有大当量毁伤效果。美国小直径炸弹 SDBl采用了 23千克高爆聚能炸药,毁伤效果却足以媲美 907 千克级炸弹。
小型化。滑翔制导炸弹可显著增加载机的载弹量,尤其是载机在相同架次条件下可打击目标的数量,有效提升了载机作战能力。通过采用折叠弹翼,滑翔制导炸弹可由载机内埋携带,不会破坏载机的气动特性,进一步增加了打击的隐蔽性。
多平台。美国陆基小直径炸弹可由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和 M270火箭炮系统发射,也可以使用集装箱发射装置发射,具有较好的平台通用性。同时,小型化滑翔制导炸弹还可以挂载无人机,通过无人机作战减少战场有生力量的参与,降低人员伤亡的风险。
远射程。通过加装火箭助推器或涡喷发动机,可显著增加滑翔制导炸弹的射程。美国陆基小直径炸弹通过加装M26火箭助推器,最大射程由原来的 110 千米延申至 150 千米。美国增程型“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ER,通过加装一台 TJ-150 涡喷发动机,最大射程增至 560 千米。意味着F-35C战斗机可在S-400 防空导弹最大射程之外,直接投放JSOW-ER并全身而退,在提升战机的战场生存力的同时,增大敌方防空系统的拦截难度。
F-35 战斗机内埋携带8枚 GBU-39 小直径炸弹
美国增程型“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ER
迅猛发展的同时,滑翔制导炸弹与生俱来的短板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采用无动力滑翔飞行,滑翔制导炸弹只能进行亚声速飞行,飞行速度慢也就意味着更容易被拦截。现役滑翔制导炸弹大多采用卫星制导方式,容易受到干扰,影响打击精度。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滑翔制导炸弹能否重现昔日辉煌,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 中国宇航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