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现代医学证明,恶性肿瘤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有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无法清除体内变异的细胞,导致肿瘤细胞大量增殖。特别是在治疗及康复阶段,如果不能及时巩固免疫系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抗癌治疗效果。
化疗是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但许多朋友也面临一个棘手的难题:化疗固然能有效击退肿瘤,但也会让你的“防线”——免疫力不经意间被大幅削弱,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不利于后续治疗和康复化疗。
那么肿瘤患者如何看自己的免疫力低不低?又该怎么提高免疫力?
别急,胖熊为大家整理了简明易行的“四大生活习惯”+“三招防护”回血攻略,从机制解析到检测方式,再到提升策略,让你的免疫大军迅速集结,稳稳护航抗癌之路。
为何化疗后“免疫告急”?三大核心原因,让你秒懂
化疗连带伤害——骨髓抑制。化疗药物不是智能的,缺乏特异性,在快速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误伤人体正常细胞,尤其是会优先将“火力”集中在骨髓中具有快速增值能力(这种能力是不是跟肿瘤细胞有点像?)的造血干细胞,结果就是“歼敌”也误伤“自家军”,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都跟着掉队。
饮食营养跟不上。化疗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生冷难入口等,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会降低身体产生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其他“免疫部队”的能力,造成免疫力低下雪上加霜。
白细胞是人体的 “卫士”,当人体白细胞降低时,抵抗细菌、病毒等侵略的能力就会不足。白细胞减少+免疫部队“断粮”,就像缺士兵又没粮草,身体抵御外敌的能力瞬间崩盘。
免疫力走低,三大“报警信号”
1反复感染,非典型表现
免疫力低下后,呼吸道、消化道、口腔粘膜很容易受到病原菌的入侵,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甚至出现真菌、孢子虫等条件致病菌的感染,令人痛苦不堪。比如,去超市购物,回来就呼吸道感染了,养个宠物,突然就弓形虫感染了等等,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2耐受力下降,化疗副作用升级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身体虚弱,原本还能扛过去的恶心、呕吐,如今轻轻一来就“招架不住”,肝肾功能波动更明显,影响后续治疗节奏。
3“防守失误”,增加转移风险
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监视和消灭恶变细胞的能力,而化疗后的免疫力低下,使身体的“癌细胞监视器”失灵,残存癌细胞更易抄近路逃跑,复发、转移隐患陡增。
“看得见”的免疫力 三大检测利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免疫力”,已经可以通过科学检测进行量化。
1血常规检查 一次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一目了然,可以初步判断身体免疫力防线是否完整。
2淋巴细胞亚群检查 这是对特定的免疫细胞进行定量检测(如CD3、CD4、CD8、CD19、CD16/56等),通过精确免疫细胞数值变化,评估免疫状况。
3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检查 这几类是检查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的检测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力。
免疫力回血三部走
1运动不能少
适度的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使免疫细胞迅速流转到身体各处,及时抵达病变区域,从而强化它们对病原体与异常细胞的监控和清除。与此同时,运动还能调节免疫分子的合成,如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帮助维持免疫系统的均衡与稳定。
2心情还要好
对患者而言,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助于降低应激激素(如皮质醇)的分泌,从而确保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积极的情绪还能够增强T细胞与B细胞的功能,刺激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
3吃食要健康
合理的膳食不仅能为免疫系统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部分食物中存在的生物活性成分,比如类黄酮和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的作用。这些成分可以调控免疫细胞的活性以及免疫分子的分泌,进一步增强身体的防御机制。
4睡觉很重要
充足的睡眠能让免疫细胞获得充分的休息与修复,进而提高它们应对外界威胁的效率和敏锐度。相反,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免疫细胞数量的下降和活性的减退,从而使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侵袭。
除了养成合理膳食、运动锻炼、保持心态、保证睡眠等良好习惯外,肿瘤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预防感染,严防“外敌”
出入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少食凉拌菜等未经高温煮熟的食物;如果已有过弓形虫等人畜共患病史,应询问医生能否饲养宠物。
定期复查 做好复盘
化疗前后,应每周复查血常规,根据需要复查肝肾功、免疫细胞亚群。
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口服、注射升白药物,如胸腺法新、集落刺激因子等,根据复查结果调整用药。
化疗之路虽艰,但只要用对“策略”,免疫力就能迅速“回血”。胖熊始终与你并肩,愿每位患者都能战胜“副作用”,把最强的自己带回生活。加油!
来源: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