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种树,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遮阳纳凉,是绿化环境,还是净化空气?我们都知道,树木是地球的“肺”,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据测算,森林每增加1立方米蓄积量,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氧气,是咱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老功臣。

图片来源:AI制图

但你敢信吗?有些树不仅会“吸碳”,还偷偷get了一项“隐藏技能”——把二氧化碳变成真正的石头!
这听起来是不是像科幻小说?别不信,这可是最新出炉的科研成果!

普通操作 vs. 隐藏绝技

咱们先来复习一下树木的“常规操作”:

树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把碳元素转化为化合物,固定在自己的身体里,变成树干、树枝和树叶。这叫“有机碳封存”。

光合作用示意图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这种方式虽然很棒,但当树木死亡腐烂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大部分碳又会回到大气中。

而今天的主角,拥有的是一项“隐藏绝技”:

一些特殊的树,能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石头”,牢牢地锁在土壤里,成千上万年都不会跑掉。这就是“无机碳封存”!

主角登场:肯尼亚的无花果树

没想到高手竟在我身边?这种神奇的树居然是我们常吃的无花果!

无花果树 图片来源:pixabay

最近,在布拉格召开的地球化学大会上,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这个秘密。科学家们在肯尼亚发现,某些品种的无花果树 (Fig Tree) 就是掌握这项绝技的高手!

那么,这神奇的“点碳成石”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魔术”分三步,而且还是团队合作。

第一步:树木“炼金术”:无花果树会利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在体内合成一种叫做“草酸钙”的晶体。这是第一步的“原料”。

第二步:微生物“接力赛”:当含有这些晶体的树叶、树枝掉落或树木本身腐烂时,土壤里的真菌和微生物大军就出动了。它们是这个过程中的“魔法师”。

第三步:白蚁“神助攻”:有时候,给力的白蚁还会把落叶搬运到自己的巢穴里,为微生物创造一个绝佳的“加工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稳定的草酸钙晶体,最终被转化成了非常稳定的碳酸钙。

白蚁 图片来源:inaturalist

这一套途径被称为草酸盐-碳酸盐途径。第一个被证实具有活跃草酸盐-碳酸盐途径的树木是大绿柄桑(学名:Milicia excelsa)。它一生中甚至可以在土壤中封存一吨碳酸钙!

石灰岩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那碳酸钙是什么?它不就是就是构成石灰岩和白垩(一种白色的石灰岩)的主要成分吗! 换句话说,无花果树和它的小伙伴们,硬是把空气中的碳,变成了我们脚下的“石头”!

新发现:超乎想象的固碳能力!

更让科学家们兴奋的是,他们发现这种“石头”不仅形成于树木周围的土壤里,甚至在树干的表面和木质深处也找到了碳酸钙的踪迹!这很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分解树干表面的草酸钙晶体,并进一步渗透到树干内部所致。

无花果树 图片来源:科学网

这意味着,这些树固碳的能力和范围,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大得多!

研究人员还点名表扬了一种叫 韦氏无花果(Ficus wakefieldii) 的无花果树,它在固碳这方面的表现尤其出色,简直是“学霸”级别的存在。科学家们目前正计划通过量化其需水量和果实产量,以及更详细地分析不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封存量,来评估这种树是否适合当固碳-结果的“复合型人才”。

非洲的韦氏无花果树 图片来源:discover

这为什么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种有着强大固碳能力的树为我们对抗温室效应,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首先,这种固碳的方式更加持久:变成“石头”的碳,可以在土壤中稳定存在极长的时间,是名副其实的“碳的永久封印”。而且,制造草酸钙的植物有很多,负责转化的微生物也广泛存在。这意味着,地球上可能还隐藏着大量我们尚未发现的“固碳神树”!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功能性强的树,果子一定会很难吃吧?然而鱼和熊掌就是可以兼得,这种无花果树果实甚至更加美味!也就是说,我们未来种下一片果林,不仅能收获甜蜜的果子,还能顺便把碳封存起来,这也太赞了吧!

美味的无花果 图片来源:pixabay

大自然总是充满了奇妙的智慧和解决方案。这些会“呼吸”又能“造石”的无花果树,也许真的能成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时,一位意想不到的“甜蜜救星”。

看来,未来固碳的“果实”,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甜美呢!(肖云格)

参考资料:
1、https://www.discovermagazine.com/environment/some-fig-trees-can-turn-co2-into-stone-a-hidden-talent-that-could-combat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670612100745X/
3、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lant-science/articles/10.3389/fpls.2020.591297/ful
4、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5-7/20250706084435326.htm

审核: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正高级研究馆员 史军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