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科学普及,言之有据。为保证肿瘤知识科普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中国抗癌协会依托《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即CACA指南,按照疾病“防筛诊治康”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连续四年撰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以CACA指南核心观点为创作源,全面推进我国肿瘤防治权威科普创作和推广。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大家分享核心知识,摘取部分内容,供参阅使用。

问题12: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对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疗效显著,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血液系统和肾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如何在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有效监测和预防,以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核心观点一:治疗前全面评估血液、肾功能及个体风险。

观点解读:治疗开始前需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基础指标,明确患者身体状态。尤其有慢性肾病或骨髓功能异常病史者,医生会针对性评估治疗风险,制订更安全的个性化方案。

核心观点二:治疗中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变化。

观点解读:每个治疗周期结束后 1~2 周需复查血细胞计数(如白细胞、血小板)和肾功能指标(如肌酐)。若发现异常,可缩短监测间隔,及时调整治疗强度或用药。

核心观点三:治疗期间加强水化并选择性使用护肾药物。

观点解读:通过输注氨基酸或大量饮水加速代谢,减少放射性物质对肾脏的损伤。

核心观点四:治疗后长期随访追踪恢复情况。

观点解读: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肾功能,观察身体恢复进程。若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或肾损伤,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升白针等药物辅助恢复。

核心观点五:指导患者识别异常症状并及时报告。

观点解读:教会患者关注疲劳、牙龈出血、尿量减少等可能提示不良反应的症状,发现异常立即联系医生。日常注意避免碰撞、预防感染,减轻身体负担。

问题13:NENs 患者在治疗后常面临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有哪些专业的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负担,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

核心观点一:认知行为疗法纠正负面思维,缓解焦虑抑郁。

观点解读: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调整消极想法,建立积极应对方式,减少对疾病的过度担忧,从而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核心观点二:心理支持治疗提供情感倾诉,减轻孤独感。

观点解读:医护人员或心理咨询师主动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给予情感支持,帮助患者释放压力,减少无助感,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

核心观点三:团体治疗促进经验分享,增强社会支持。

观点解读:组织患者参与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治疗经历和互相鼓励,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建立互助网络。

核心观点四:正念减压疗法专注当下,减少过度担忧。

观点解读:通过冥想、呼吸练习等训练,引导患者关注当下感受而非未来不确定性,学会接纳情绪,降低焦虑水平,提升心理韧性。

核心观点五:家庭干预改善家庭关系,优化康复环境。

观点解读:指导家属理解患者的情绪需求,调整沟通方式,营造包容的家庭氛围,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促进身心康复。

核心观点六:放松训练缓解身体紧张,调节焦虑情绪。

观点解读:利用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技术,帮助患者放松紧绷的身体状态,间接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整体情绪状态。

问题14:康复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分期的 NENs,制订合理的复查计划,包括复查时间、复查项目等,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迹象?

核心观点一:高级别 NET G3 和 NEC 复查最密集,每 3 个月一次。

观点解读:NEC 和高级别 NET G3 恶性程度较高、易转移,治疗后需每 3 个月随访。检查包括胸腹盆增强 CT、脑部 MRI(针对高风险或有症状者)及肿瘤标志物NSE、proGRP 等,严密监控复发迹象。

核心观点二:G2级NET复查,前2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之后延长复查时间。

观点解读:G2 级 NET 前两年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之后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除胸腹盆影像外,若出现骨痛需骨扫描,并定期检测 NSE、proGRP 等血清标志物。

核心观点三:G1 级 NET 复查间隔时间最长。

观点解读:G1 级 NET 生长缓慢,前两年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之后每年复查一次。主要依靠胸腹盆 CT 或 MRI 检查,肿瘤标志物仅在必要时检测,减少过度检查。

核心观点四:高风险或症状患者需额外影像检查。

观点解读:NEC 患者若有症状或高风险,需加做脑 MRI;G2 患者出现骨痛时需骨扫描。针对性检查可精准发现转移灶,避免漏诊。

核心观点五:肿瘤标志物选择因分型而异。

观点解读:NEC 及高级别 NET G3 检测 NSE、Pro-GRP;G1、G2 仅在必要时查标志物。不同标志物反映肿瘤特性,帮助评估病情。

核心观点六:定期复查早发现复发,调整治疗。

观点解读:规律复查能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医生可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早期干预或更换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