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科学普及,言之有据。为保证肿瘤知识科普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中国抗癌协会依托《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即CACA指南,按照疾病“防筛诊治康”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连续四年撰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以CACA指南核心观点为创作源,全面推进我国肿瘤防治权威科普创作和推广。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大家分享核心知识,摘取部分内容,供参阅使用。

问题6:内镜治疗适用于部分早期 NENs,如何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等因素,准确选择合适的内镜治疗方式(如EMR、ESD 等),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核心观点一: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病理级别决定术式。

观点解读:小肿瘤(≤ 2 厘米)、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 G1/G2 级病变,在综合影像评估排除转移后可行内镜下切除,术式包括 m-EMR、ESD、EFTR 等;大肿瘤(> 2 厘米)推荐外科切除。

核心观点二:位置影响治疗可行性,胃、直肠更适宜内镜。

观点解读:胃、直肠等部位操作方便且风险低,适合内镜治疗;但十二指肠乳头等复杂部位需谨慎评估,避免操作损伤周围组织。

核心观点三:浸润深度影响能否内镜下切除。

观点解读:肿瘤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时可考虑内镜下切除;若浸润肌层,则建议手术。

核心观点四:组织分级决定适应证,G1/G2 适合内镜,G3 不推荐。

观点解读:G1/G2 肿瘤生长慢,内镜治疗效果好;G3 易扩散,需综合影像评估后决定切除方案。

核心观点五:术后规范切缘评估和定期随访。

观点解读:切除后需病理确认切干净,并定期复查,早发现复发迹象并及时处理。

问题7:外科手术是 NENs 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不同部位和分期的肿瘤,如何制订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在保证根治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器官功能?

核心观点一:胰腺肿瘤按大小和侵犯程度选择切除范围。

观点解读: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若小于 2 厘米且未侵犯血管,可通过局部切除或剜除术保留更多胰腺功能;若肿瘤较大或侵犯血管,则需行规则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减少复发风险。

核心观点二:胃肠肿瘤根据部位和分期选择术式及清扫范围。

观点解读:早期胃肿瘤可内镜切除,局部进展期需胃部分或全切;小肠肿瘤需切除肠段并清扫淋巴结;结直肠肿瘤根据大小、浸润深度与级别选择局部或标准手术,兼顾根治和肠道功能保留。

核心观点三:肺 NET 按类型和位置决定切除范围,优先保肺。

观点解读:部分外周型或分期较早无淋巴结转移的典型类癌可考虑肺段切除;对肺功能储备差或存在重大合并症的高危患者,也可行肺楔形切除;部分中央型肺 NET 在保证切缘的情况下,可行袖式切除,与全肺切除相比,围术期风险更低。

核心观点四:肝转移可切则切,否则联合局部治疗。

观点解读:孤立或少数肝转移灶首选手术切除;无法手术的联合射频消融、肝动脉栓塞等局部治疗,控制肿瘤发展,延长生存期。

核心观点五:分期制订方案,早期手术为主,中晚期多学科综合治疗。

观点解读:早期患者直接手术根治;中晚期患者需评估是否可行减瘤手术,并联合靶向药、化疗或生物治疗等多学科手段,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核心观点六:多学科协作平衡根治与功能保留。

观点解读:复杂病例需外科、肿瘤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评估,制订个性化方案,在彻底清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器官正常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问题8:药物治疗是 NENs 综合治疗的关键,如何根据肿瘤的功能状态、分化程度、增殖指数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并确定最佳的用药剂量和疗程?

核心观点一:功能性 NET 药物治疗需同时兼顾控制激素相关症状治疗及抗肿瘤治疗;非功能性 NET 的药物治疗着重于抗肿瘤治疗。

观点解读:功能性 NET 会分泌激素引发症状,某些激素症状控制不佳会比肿瘤增殖更为致命。因此对功能性 NET 的治疗需同时兼顾控制激素相关症状治疗及抗肿瘤治疗。不同功能性 NET 分泌的激素不同,治疗药物选择有所不同。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能有效控制绝大部分功能性 NET 的激素相关症状,但仍有部分罕见功能性肿瘤需使用特异性的激素拮抗剂,如异位 ACTH 瘤,需使用皮质醇合成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控制库欣综合征。

核心观点二:分化好的 NET 可选生长抑素类似物(SSAs)、靶向药或以替莫唑胺为基础的口服化疗,低分化的 NEC 首选铂类化疗。

观点解读:分化好的 NET 恶性度较低,生长较缓慢,SSAs、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舒尼替尼、索凡替尼、卡博替尼)、mTOR 受体抑制剂(依维莫司)或以替莫唑胺为基础的口服化疗方案可有效控制;低分化的 NEC 恶性度高、发展快,首选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

核心观点三:药物剂量疗程需个体化,长期维持或周期调整。

观点解读:SSAs 需长期使用,剂量根据肿瘤负荷、级别和治疗效果调整;靶向药如依维莫司、索凡替尼、舒尼替尼或卡博替尼不良反应较 SSAs 大,大约 1/3 患者无法耐受足剂量治疗。因此建议根据患者一般情况,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具体方案根据患者耐受性和肿瘤进展速度制订。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