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医生告知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初步考虑原位癌。然而几天后,医生却拿着术后大病理报告,凝重地告知发现了浸润性癌成分?
请相信,这绝非医生的不负责任或诊断草率。这种差异,深刻反映了医学诊断的复杂性和不同检查手段的特定使命。我作为一名病理医生,从专业的角度为您解释术中冰冻病理(简称“冰冻”)与术后大病理(石蜡病理)为何偶尔存在不一致。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术中冰冻病理虽有其局限性,却是现代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导航仪”。
一、认识:术中即时导航 vs 术后精准测绘
1. 冰冻是手术台上的“导航仪”,为外科医生提供关键即时信息!(例如:判断肿瘤良、恶性,以决定切除范围、确认手术切缘是否有癌细胞残留、确定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冰冻能在短短十几分钟内给出初步诊断,是外科医生进行下一步决策(如是否扩大切除范围、是否清扫淋巴结、是否结束手术)的核心依据。
然而,冰冻切片制作过程中,因为速冻可能产生冰晶干扰,导致图像不如石蜡切片清晰;冰冻取材时间受限(整个制片到出报告,规定30min),通常只能选取代表性区域(1-2小块)进行检查,无法全面排查;更无法进行需要更长时间的特殊染色(如免疫组化IHC)或分子检测。
冰冻:一份在紧迫时限内、基于有限信息的快速专业评估报告,为手术决策提供关键支撑。
2.术后大病理(石蜡病理):是治疗的“精绘地图”,是提供最终确诊与治疗的基石!术后病理是对手术切除的全部组织进行系统性、全面的病理学检查。这是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如是否需要放化疗、具体方案选择、预后判断)的“金标准”。患者身上切除的病变组织,经过精细固定、脱水、浸蜡、切片、高质量染色(H&E是基础),切片非常清晰;取材过程,可对全部标本进行充分、细致的检查;诊断过程中还可利用免疫组化染色(IHC),甚至分子检测,精准识别细胞类型和来源,解决疑难诊断。但整个过程却需要数天。
石蜡病理:一份耗时更长、流程更精密、信息更全面、力求精准无误的最终病理诊断报告,是后续所有治疗决策的基石。
二、理解:冰冻作为“导航工具”的差异之源
1. 在绝大多数需要术中决策的情况下(如区分明显的良恶性、确认切缘大体有无肿瘤),冰冻的形态学信息是足够可靠的。然而,冰冻对于识别极其微小的、或早期癌变、或某些形态学特征不典型的特殊类型肿瘤,确实有难度。因为冰冻片子是组织速冻后的成品,可能会让细胞形态和结构在显微镜下显得轻微模糊或变形。
2. 冰冻通常只能选取1-2小块组织进行快速检查,如果最具诊断价值的区域(比如恶性程度最高的浸润灶或微小转移灶)恰巧没有被包含在取材的冰冻小组织中,就可能出现不一致(例如,冰冻报告“原位癌”,大病理发现“微小浸润”)。然而,冰冻的价值在于它能快速评估医生最关心的核心区域(如良恶性、可疑的切缘等),为手术范围提供即时指引。
3. 有些病变本身就处于良恶性的交界模糊地带(如某些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即使在完美的石蜡切片上,病理专家也可能存在诊断分歧。在时效性强、图像质量受限的冰冻切片上,要精准区分其性质更是巨大的挑战。冰冻医生此时会格外谨慎。
三、患者的知情与信任:理解流程,聚焦协作
当您遇到冰冻与大病理报告信息不完全一致的情况时,请:
1.理解两者使命:冰冻是“术中导航仪”,核心价值在于在手术关键时刻提供即时信息,指导外科医生优化当次手术操作,力求避免二次手术。它的局限是其技术特点(快、取样有限)服务于其首要目标(速度)的必然结果。大病理是“术后精绘地图”,目标是提供全面、精准的最终诊断,为后续治疗奠基。两者目标一致,协作互补。
2.认识冰冻的巨大价值:请务必理解,术中冰冻病理是现代精准外科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它在无数手术中帮助医生及时扩大了切除范围、清扫了转移淋巴结、确保了切缘安全,或者在保护重要器官时及时中止了高风险操作。它的存在极大地改善了手术效果,降低了二次手术率,保护了患者利益。差异的出现是特定情境下的客观现象,并非对其整体价值的否定。
3.信任专业流程与判断:相信病理医生在冰冻诊断中已竭尽全力,在时限内做出最有利于手术决策的判断,并在疑难时恪守谨慎原则。相信外科医生综合所有信息,做出了当时最优的手术决策。
4.积极沟通,消除疑虑:主动与您的主管医生(通常是外科医生)沟通。为何会出现信息差异?这种差异对您的诊断和治疗意味着什么?后续的治疗方案是什么?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等
5.聚焦“精绘地图”,理解决策逻辑:明确最终诊断和治疗方案均以术后石蜡大病理报告为准。保留好这份报告。理解手术中的决策是基于当时的“导航信息”做出的最优选择,差异的澄清有助于后续治疗的精准化。
理解冰冻病理作为“术中导航仪”的独特价值、必要性和其固有局限,理解其与大病理“精绘地图”的协作关系,有助于患者和家属更理性地看待可能出现的报告差异,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请相信,从病理医生到外科医生,整个医疗团队的目标始终如一:基于当下可获得的最佳信息,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决策,并最终依靠最可靠的“金标准”大病理报告,为您规划后续的康复之路。对复杂性的坦诚认知和对精准不懈的协作追求,正是医学守护生命的力量所在。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东方医院病理科 主治医师 朱珍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