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杀鸡骇猴

【释义】: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人以警告其他人。

【出处】: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把鸡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比喻通过惩罚一个次要角色来震慑主要对象,使其顺从或收敛。

【拓展】:“杀鸡骇猴”常与“以儆效尤”“惩一儆百”等近义词并列,强调通过个别惩罚达到群体威慑的效果。例如:公司严惩迟到早退的员工,实为杀鸡骇猴,警示全体人员遵守公司的各项纪律;学校公开批评论文抄袭行为,也是杀鸡骇猴,维护学术诚信。反义词如“法不责众”“姑息养奸”,则形容对群体性过失放任不管或惩戒无效。

【成语中的动物】:成语中的“鸡”代表易得、弱小的对象,而“猴”则象征聪明但顽劣、需受震慑的目标。现实中,鸡是典型的群居禽类,容易产生从众反应;猴子则智商高、模仿性强,容易通过观察学习形成行为约束。这一组合生动体现了“惩戒弱者以警强者”的深层逻辑。

小档案

名称:猴

英文名:Monkey

学名:猴(如猕猴 Macaca mulatta)

体型:体长40~70厘米(不含尾),体重5~15千克

隶属科目:哺乳纲,灵长目,猴科

传奇指数:★★★★☆

魅力靓照:

日本猕猴泡温泉(图片来源:包图网)

猕猴警惕张望(图片来源:包图网)

外形特征:

面部裸露肤色深,双眼炯炯有神,手指灵活能抓握,尾巴长短因种而异,毛色多为灰褐或金黄。

生活习性:

高度社会化,群体中有复杂等级和合作行为,好奇心重,模仿力极强,容易从同伴遭遇中学习避险。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温暖地带,现存约200种。

奇闻轶事:猴子会泡温泉、买东西?真的假的?真的!

谁说猴子只会模仿?日本猕猴早已学会“享受生活”——泡温泉!在长野地狱谷,每当大雪纷飞、气温骤降时,猴群会集体跳进天然温泉中取暖。它们不仅会安静地泡澡,还会互相理毛、打水嬉戏,甚至像人类一样仰面躺倒,一脸陶醉地望着天空。这一行为并非天生,而是上世纪一只雌猴首次尝试后,其他猴子纷纷模仿,如今已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科学家称这是非人类动物中罕见的“娱乐性社交行为”,堪称猴界“养生局”。

真的不能小看猴子,它们可能是动物界的“经济学家”!在耶鲁大学著名的“猴子经济学”实验中,科学家教会僧帽猴用银币交换食物。令人震惊的是,猴子们很快学会了“购物”——它们不仅会比较葡萄和黄瓜的“价格”,甚至出现了“讨价还价”行为。更精彩的是,当一只猴子发现用银币可以换来更美味的葡萄时,整个猴群都开始拒绝接受廉价的黄瓜。

猴子不仅智商高,还具备文化传承和经济思维。科学家认为,这种复杂的社会认知能力,正是“杀鸡骇猴”能起效的关键——猴子真的会从同伴的遭遇中学习并调整行为!

来源: 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