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牙齿清洁工具,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牙刷,因为它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没有之一。然而,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刷牙只能去除口腔里的一部分污垢,如牙菌斑清除率仅为40%~60%,因此单纯刷牙并不能满足口腔保健的要求。于是继牙刷之后,漱口水、牙线等一系列口腔保健用品应运而生。
在这些口腔保健用品中,牙线属于牙齿邻面清洁工具,同类用品还包括牙签、牙间刷、水牙线等。这些工具与牙刷有何不同?它们彼此之间是大同小异,还是各有千秋?究竟哪个才是明智之选?今天我就为您一一揭晓答案。
01 清洁牙齿为哪般?
在很多人看来,清洁牙齿主要是为了去除牙齿表面的污垢——牙菌斑、软垢以及食物残渣,让口气变清新,从而改善“口感”。但事实上,清洁牙齿的重要意义更在于预防蛀牙和牙周炎。虽然这两种口腔常见病临床表现迥异,发展预后也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相同的渊源——牙菌斑,因此清洁牙齿应以控制牙菌斑为终极目标。有效控制牙菌斑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而且有助于维持牙周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为口腔细菌的集合体,牙菌斑与游离细菌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它们与牙齿表面的结合更为紧密,单纯漱口根本无法清除;二是抗菌药对它们而言,只能“伤其体肤”,而不能“动其筋骨”,因此采用机械方法对其进行分解和铲除向来是首选的控制方法。刷牙、刮牙和冲洗都属于机械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02 全面洁齿难不难?
由于牙齿数目多、解剖结构复杂、相邻牙齿位置关系富于变化,彻底清洁牙齿并非易事,往往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按照清洁的容易程度由高到低对牙齿各个面进行排序,其结果依次为唇/颊面(相对光滑,且处于牙弓外侧)>舌/腭面(相对光滑,但处于牙弓内侧)>咬合面(凸凹不平、沟壑纵横)>相邻面(空间狭窄)。由此可见,牙齿相邻面清洁难度最大。
牙刷通常只能做大范围的“面上”清洁,而在精细化程度要求较高的“隐蔽”工程方面却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牙齿相邻面更需要用专门的工具予以清洁。
上颌牙列模型(作者供图)紫色线条为牙弓曲线,黄色箭头所指牙面为牙齿相邻面,蓝色、绿色箭头所指牙面分别为牙齿颊面、舌面
03 邻面清洁谁更佳?
既然牙签、牙线、牙间刷、水牙线等都是牙齿邻面清洁工具,那么究竟哪个更胜一筹?
因为牙齿相邻面之间的空间十分有限,所以牙齿邻面清洁工具的功能部分是“身材”越纤细越好。很显然,牙线是最符合这一标准的。
事实上,正常牙齿相邻面之间不仅空间狭窄,甚至有一部分区域是牙齿彼此相互倚靠的位置,专业上称为接触区。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这个区域堪称“天衣无缝”;但当人们吃东西时,这个区域就会在咬合力的作用下,因为两颗牙齿的瞬间分离而出现缝隙。细菌因此趁虚而入,结果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个区域的牙菌斑,不仅牙刷拿它没有办法,大部分的邻面清洁工具也只能对它望洋兴叹,只有牙线才是它的真正克星。
牙线棒上的牙线可穿通接触区(作者供图)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牙间刷虽然功能部分体积相对较大,但其牙菌斑清洁效率较高。
牙签的功能部分虽然体积也不小,但因其横断面为圆形,故与牙面仅表现为点状接触,牙菌斑清洁效率因此大打折扣。
水牙线虽然在清除牙菌斑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但却可以很好地改善牙龈出血情况。
04 适合才是硬道理
对牙缝正常的朋友而言,应该是首选牙线,它的优势显而易见:①能清洁牙齿接触区,可有效预防邻面龋;②正确使用不会损伤牙龈;③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牙龈炎。牙线的唯一不足是清洁效率较低,但这与人们不会正确使用牙线有密切关系。为尽可能发挥牙线的积极作用,建议大家采用牙线棒并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因为牙线棒比牙线圈(轴式牙线或手持牙线)更易操作,有助于建立长期的使用习惯。
轴式牙线或手持牙线(图源:维基百科)
对牙缝增宽的朋友,建议使用牙间刷(也称为牙缝刷)。牙间刷尤其适合牙周病患者,因为:①它能有效去除牙龈缘以下的牙菌斑,这恰是牙周炎的症结所在;②它不仅有较多刷毛,而且刷毛以金属丝为轴心呈放射状排列,可以同时清洁相邻牙齿之间的两个邻面,因而具有很高的清洁效率;③它对改善牙周炎的各项临床参数均有益处;④它也适合种植体周围的清洁。值得注意的是,牙间刷的使用效果与其尺寸、形状和材质等均有关系,需根据专业建议才能做出合理选择。
牙缝刷(图源:维基百科)
牙签也适合牙缝增宽的人,因为使用方便,尤其容易被老年患者接受,且更适合去除食物残渣。但它材质过于坚硬,很可能损伤牙龈,不建议大众使用。
水牙线(口腔冲洗器)是无论牙缝正常与否都可以使用,优点是最省力,且有高科技感。但也有2点不足:一则它不能穿通正常牙缝中的牙齿接触区,对其间残留的牙菌斑无效,因此虽然与牙线名字很相像,但却与之存在本质差异;二则它对其他区域的牙菌斑的去除能力也较为有限。尽管如此,有证据表明水牙线对减轻牙龈炎症确实大有裨益,因此更适合维护牙周健康。
水牙线(图源:维基百科)
正确选择邻面洁齿工具的基本原则是因人而异。只有适合的,才是好的。现在,哪一个牙齿邻面清洁工具是您的菜,您了解了吗?
来源: 口齿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