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不仅是收心的黄金期,更是为孩子建立良好用眼习惯的关键窗口期。习惯一旦养成,将为整个学期的眼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开学第一周必须狠抓的3个护眼好习惯。
习惯一:遵循“20-20-20”法则,让眼睛定时休息
是什么?
这是一个简单易记的护眼法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至少持续20秒。
为什么?
开学后,孩子从相对放松的假期状态转入高强度的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眼睛的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极易疲劳。定时远眺可以让睫状肌得到彻底放松,是预防近视最关键、最有效的方法。
怎么做?
1. 技术提醒: 为孩子设置一个20分钟一次的定时器(很多学习APP都有此功能),铃声一响,就提醒他抬头望远。
2. 课间必动: 叮嘱孩子,下课铃声就是“护眼铃声”,一定要离开座位,到教室外或窗边看看远处的绿树和天空。
3. 家庭协作: 孩子在家写作业时,家长负责提醒和监督。甚至可以和他一起做,成为全家人的健康习惯。
习惯二:坚守“一拳一尺一寸”原则,端正读写姿势
是什么?
这是保证用眼距离的“黄金标准”:
· 一拳: 胸口与书桌保持一拳的距离。
· 一尺: 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约33厘米)的距离。
· 一寸: 握笔的手指离笔尖约一寸(约3厘米)的距离。
为什么?
错误的姿势会直接导致用眼距离过近,是诱发和加深近视的元凶之一。开学第一周是孩子姿势最易松懈也最易纠正的时候。
怎么做?
1. 配备工具: 为孩子准备一个合适的读书架,让书本与桌面形成30-40度的夹角,能帮助孩子保持头部正直,减少视觉疲劳。
2. 改造环境: 根据孩子身高,及时调整书桌和椅子的高度,保证他能舒适地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3. 随时监督: 家长在旁陪伴时,看到孩子趴下去,就轻轻拍拍他的背,一句“一寸一尺一拳”的提醒,胜过事后的无数说教。
习惯三:保障“户外日光浴”,每天至少2小时
是什么?
这不是让孩子在太阳下暴晒,而是保证每天累计有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为什么?
这是目前被眼科专家公认的最有效的近视预防方法。户外的自然光线可以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能有效抑制眼轴变长,从而防止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开学后,孩子大部分时间待在室内,这个习惯尤其重要。
怎么做?
见缝插针: 2小时可以累计。上午的课间操、中午午休后、下午放学后,都是宝贵的户外时间。鼓励孩子课间别在教室闷着,一定要出去走走。
改变方式: 放学后,先别急着回家写作业,先在小区里跳绳、打球、散步半小时,让眼睛充分沐浴日光。
周末补足: 如果周内实在难以保证,周末一定要带孩子进行充足的户外活动,如公园野餐、爬山、骑行等,为眼睛储备“健康能量”。
温馨提示: 除了以上三点,定期的视力检查也必不可少。建议每学期至少带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预防近视,是一场需要持之以恒的“保卫战”。而开学第一周,正是我们帮助孩子构筑第一道防线的绝佳时机,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最初需要父母的提醒和监督,但最终受益的,是孩子清晰明亮的未来。 从这个新学期开始,让我们携手,帮助孩子将这3个简单的习惯融入日常,守护好他们的“睛”彩“视”界!
更多眼科相关科普,您可以关注特睛彩
关于睛彩博士:特睛彩科普内容的主创人员,都拥有眼科学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历、曾经的眼科医生。部分专业度较高的科普内容,我们还会邀请在职的眼科、视光专家予以审核、把关,力求对内容准确度负责,避免误导读者。
来源: #特睛彩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