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驱蚊卫士—盘点那些让蚊虫退避三舍的植物

近期,由白纹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病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并呈现扩散态势。国家卫健委发布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版)指出,该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痛和皮疹,极少数出现严重并发症。

目前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预防主要措施为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使用蚊香、驱避剂、蚊帐等方式。为此,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专栏,定期更新向大家介绍有关驱蚊的知识,了解日常具有驱蚊功能的植物,以御蚊害,共克时疫。

在上一篇文章,认识了荆芥、薰衣草、天竺葵、木香花这些天然的驱蚊卫士后,相信大家对利用植物构建更舒适、环保的夏季环境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但大自然的驱蚊宝库远不止于此!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部分植物也具备不俗的驱蚊能力。

今天,我们再来介绍四种常见的驱蚊草本植物:艾草、迷迭香、罗勒和薄荷。这四种植物都含有浓烈的芳香性气味,主要成分为其体内的精油或挥发物,能有效驱赶蚊虫,是天然驱蚊剂的主要来源。但是其效果强度、持续时间因植物种类、环境和蚊子种类而异。

01艾草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

菊科 Asteraceae 蒿属 Artemisia

艾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药草,用途广泛。轻揉它的叶片,便可以闻到浓烈的香气。叶片干燥后,燃烧时所散发的烟雾具有显著的驱虫避秽之效,是民间沿用千年的“驱蚊圣草”。

艾草原产亚洲与欧洲东部,如今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在中国更是遍及南北,田埂荒野常见其踪迹。每至端午前后,其直立茎顶便抽生出圆锥状的花序,密布黄褐色的小花,头状花序小巧如粟,花期常在6-8月,果期8-10月。

艾草全株含浓烈芳香挥发油,其含量可达0.5%-1.5%,油中富含桉叶油素、樟脑、侧柏酮等活性成分,可作为香料和医药。全草通过在房间内悬挂、熏烧的方法,可以驱杀蚊虫,是一种天然“消毒剂”和杀虫药。晒干的植株更常被制成艾条灸治,亦或是入药,具有温经止血、散寒除湿的功效,民间亦可用来制作青团增添风味。

02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

唇形科 Lamiaceae 迷迭香属 Rosmarinus

迷迭香是一种原产自欧洲及北非地中海沿岸的常绿芳香灌木,因其兼具观赏、芳香、食用(著名香料)和药用(提神醒脑、抗氧化)等多重价值,迷迭香被广泛栽培。它株型直立,木质茎干坚韧,叶片细长如针,深绿油亮,背面密布白色绒毛,触摸时散发清冽独特的香气;夏季会在枝顶绽放小巧的蓝紫色小花。

迷迭香具有天然的驱蚊能力,其关键有效成分是叶片中富含的多种挥发性精油,如桉叶油素、樟脑、蒎烯和柠檬烯等。这些活性物质能持续散发强烈气味,干扰蚊、蠓等昆虫的嗅觉感受器,有效遮蔽人体散发的二氧化碳和乳酸等吸引蚊虫的信号,从而产生显著的驱避效果,而非杀灭作用。

迷迭香可庭院种植或盆栽置于门窗附近,种植时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在驱蚊应用上,利用植株自然散发的香气形成防护区;其干燥枝叶可制作驱蚊香包;提取的精油更是配制天然驱蚊喷雾或涂抹剂的核心原料,是一种安全环保的驱蚊选择。

03罗勒Ocimum basilicum L.

唇形科 Lamiaceae 罗勒属 Ocimum

罗勒同样是唇形科的芳香草本植物,广泛种植于热带至温带地区。其茎干直立,呈四棱形;叶片翠绿或带紫晕,卵圆形或披针形,叶面常带褶皱,边缘略有锯齿,揉搓后散发出强烈、甜辛交织的独特香气;夏秋季开白色或淡紫色小花,轮伞花序层层叠叠,因此得名“九层塔”。

罗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食药同源植物(新鲜或干燥叶片广泛用于意大利菜、东南亚菜及中药),具有提味、助消化、抗氧化等价值,在驱蚊应用上也颇具潜力,其具驱蚊效果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叶片挥发性精油中,如丁香酚(赋予其丁香般辛辣味)、柠檬醛、芳樟醇等。这些化合物与迷迭香中的化合物虽有差异,但其散发的气味也能干扰蚊虫的嗅觉受体,从而有效掩盖人体散发的引诱物质,并可能对蚊虫的触角感受器产生麻痹或驱避作用,从而降低蚊虫靠近和叮咬的几率。

罗勒可在庭院、阳台或窗边种植,利用其自然散发的香气形成保护圈。新鲜叶片揉碎涂抹于皮肤或悬挂于门窗处能提供即时驱避效果,其干燥叶片可装入香包,而提取的精油则是配制天然驱蚊产品的理想成分,提供一种兼具实用与芳香的环保驱蚊选择。

04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

唇形科 Lamiaceae 薄荷属 Mentha

薄荷原产于欧亚大陆,也是一种唇形科的重要香草与药用植物,已广布全球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溪边湿地常见丛生。植株具匍匐根茎,茎四棱形,叶片对生、边缘锐锯齿,绿色至深绿。每至夏秋(7-10月)时节,茎顶抽出轮伞花序,簇生淡紫或白色小花,花冠唇形。

薄荷全株具有浓烈的、清凉醒脑的辛香,常被认作醒神香草,故有野薄荷、水薄荷、苏薄荷等俗名。同时,其浓烈的气味不仅是蚊虫的天然“驱逐令”,更是叮咬后的瞬间“解痒灵”。

薄荷体内富含高浓度挥发油,其含量可达1%-3%,挥发油核心驱蚊止痒成分为薄荷醇(Menthol),占比高达70%-90%,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及日化香料。而其新鲜枝叶可揉碎涂抹皮肤短暂驱蚊或快速止痒,晒干后熏烧可用于驱避蚊虫,亦可入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炎夏更可泡茶提神解暑。

来源: 植物界LS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