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序:

乐宁姐的花儿朵朵微记从2017年开始,随性抒写到现在也有100多篇了。我一直喜欢乐宁姐这些随笔。文如其人含蓄有度,知性之外还能隐约可见那有些小雀跃的少女心,真是难得。仿佛阅读间也能闻到那份自然清新的味道。

乐宁姐真的是秀在骨子里,她谦虚地说:我觉得很少有人会耐下心来,去读我写的这些“聊天儿体”的文字!但是即便如此我也还是会写下去的,因为有些花记录了我人生的一些小小痕迹,我想留到将来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了,再慢慢回味,给自己的晚年添一抹亮色。”

乐宁姐说她的《花儿朵朵微记》是“聊天儿体”,言外之意就是怕读的人觉得絮叨,我想‘花儿朵朵’恰恰是美在这种淡淡地细述。就像在哪个小花园里喝茶闲聊,不显摆也不矫情,曾经的过往点滴,随着花草的清香不知不觉地就入心啦!(我的表达有点矫情)。

我很喜欢这自然清新的随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然清新的表达是很难得的,一方面是天性,一方面是生活的积淀。有时候为了表达,总会不自知地去雕琢、去造作,真正淡如闲话,又清新扑面,确实蛮难的。所以,我个人很喜欢这类型的,或许有偏见。

更多时候我们不一定需要多么专业的知识,而更需要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及对自然的真爱。所以年前特意和韩军老师联系,恳请她允许我在植物界上以“花儿朵朵微记”专栏(她自己命名的栏目)连载她的文字,与大家分享她生活中那花的芬芳。感谢乐宁姐(我更喜欢喊她乐宁姐)的应允,还不辞辛苦配合我进行图文整理和校正,让《花儿朵朵微记》在这春暖花开之际与大家见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让我们以一颗恬淡之心去享受那花儿朵朵。

土豆

花儿朵朵微记第44朵 · 蓝花丹

(乐宁 记于2019年8月16日)

题记:

“我觉得很少有人会耐下心来,去读我写的这些“聊天儿体”的文字!但是即便如此我也还是会写下去的,因为有些花记录了我人生的一些小小痕迹,我想留到将来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了,再慢慢回味,给自己的晚年添一抹亮色。”

——韩军

京都工艺纤维大学附近有一家名为“小花”的充满了“昭和”感的咖啡餐厅。店里店外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店主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绅士,一楼开店二楼住人,儿媳是大厨,奶奶照看孙子,爷爷负责跑堂,一家人各司其职,其乐融融。第一次是一位德语老师带我去的。我发现每张桌上都摆着鲜花,手绘的菜单除了食物饮料背景都画着可爱的小花,饭菜的味道简单可口!我喜欢上了这家餐厅,尽管我不喜欢一个人在外边吃饭,可是却成了这里的常客…….。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我去的主要目的是看花,其次才是吃饭:因为每周四中午十一点半左右店里客人比较少,是换新花的日子。我会一边吃饭一边观察插花师傅是如何选择花材、花器;如何最大限度表现出不同花儿之美,每次都觉得受益匪浅。我十分享受这个吃饭的过程,这已经成了我每周四上课前的传统节目了。

上周四就是雨中在店门口发现了正在盛开的蓝花丹!它的花朵是着生在枝头上的,一枝上开着约十几朵小花,远远望去,淡蓝色的花朵状若蓝英,清晰淡雅!我爱花,对蓝颜色的花更是情有独钟!平时我们见到的花大多都是红色、白色、紫色、粉色、黄色、⋯⋯而纯蓝色的花卉并不多见。据《自然调色板:植物色彩科学》的作者佛罗里达大学生物科学系教授David Lee说:“蓝色是自然界中一种罕见的颜色,在28万种花的品种中,只有不到10%的花能产生蓝色。”因此,蓝色花卉是植物中稀缺的!物以稀为贵,记得那一年情人节时,跟几个朋友去餐厅小聚,看到满大街的花童都在兜售“蓝色妖姬”,我们凑上去看,闺蜜惊呼:你这怎么都是假花啊!

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又名蓝雪花、蓝花矶松、蓝茉莉。是白花丹科白花丹属,常绿柔弱半灌木,原产于南非南部。

蓝花丹是地地道道的夏花!花期是六至九月,她非常喜欢阳光的照射,只有晒够了足够多的阳光,她才能开出美丽的花,光照越足,花开的越艳。 因此那天雨中的花色就不是那么蓝而今天没有下雨花色就变得比较艳丽。我还发现同一株花上,由于光照位置不同花色也不同。

花语:冷淡、忧郁。

植物小贴士:

学名:蓝花丹

日语: ルリマツリ(瑠璃茉莉)。

别称:蓝茉莉、花绣球、蓝雪花

拉丁名:Plumbago auriculata Lam.

白花丹科 白花丹属

作者简介:

韩军(笔名:乐宁)大连外国语大学毕业。曾任职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八十年代末留学日本。现在日本大学教授汉语。工作之余喜欢转寺院、看花草,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来源: 植物界LS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