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和胃癌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胃部疾病,但存在一定的临床关联。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对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胃溃疡
胃溃疡是胃黏膜的良性损伤,通常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这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病因: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病因)
· 非甾体抗炎药的长期使用
· 胃酸分泌异常
· 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
症状:
· 上腹部烧灼样或钝痛,与进食有关
· 腹胀、嗳气
· 恶心、食欲不振
· 严重时可能出现黑便或呕血
诊断:
· 胃镜检查是金标准,可直接观察溃疡并取活检
· 幽门螺杆菌检测(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
治疗:
· 根除幽门螺杆菌(质子泵抑制剂 两种抗生素)
· 抑酸治疗(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
· 黏膜保护剂
· 生活方式调整
胃溃疡通常经4-8周规范治疗可愈合,但需定期复查确认愈合情况。
胃癌
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危险因素:
· 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最重要的可控风险因素)
·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 遗传因素和家族史
· 高盐饮食、熏制食品摄入过多
· 吸烟、酗酒
症状: 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
· 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与进食关系不明确
·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 食欲减退、早饱感
· 吞咽困难(贲门癌)
· 呕血、黑便、贫血
诊断:
· 胃镜检查加活检是确诊依据
· 影像学检查(CT、超声内镜)用于分期
· 肿瘤标志物检测辅助评估
治疗: 根据分期采用综合治疗:
· 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
· 进展期胃癌:手术联合化疗、放疗
· 晚期胃癌:姑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胃溃疡与胃癌的关联
长期不愈合的胃溃疡可能增加癌变风险,但普通胃溃疡癌变率实际上较低(低于1%)。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早期胃癌可能表现为溃疡形态,容易被误认为良性溃疡。
关键区别:
1. 性质不同:胃溃疡是良性疾病,胃癌是恶性肿瘤
2. 预后差异:胃溃疡可治愈,胃癌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
3. 治疗方式:胃溃疡以内科治疗为主,胃癌需要综合治疗
预防建议:
· 及时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 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 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减少高盐和加工食品摄入
· 戒烟限酒
· 对癌前病变(如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定期随访
· 40岁以上人群如有上消化道症状,建议进行胃镜检查
胃溃疡患者应遵循医嘱完成治疗并定期复查,以确保溃疡愈合。如有预警症状(如体重下降、贫血、治疗效果不佳),需进一步检查排除恶性可能。早期发现和干预是改善胃癌预后的关键。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重症医学科 上官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