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盲人摸象
【释义】:几个盲人用手摸大象,每个人只摸到象的一部分,就根据自己摸到的部分来猜测大象的整体形状,结果每人说的都不一样,都不得全貌。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妄加揣测整体。
【出处】:出自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中的寓言故事。故事讲述几位盲人从未见过大象,国王让他们通过触摸来了解大象的形状。摸到象腿的说大象像柱子,摸到尾巴的说像绳子,摸到鼻子的说像管子……众人争论不休。后用以讽刺那些目光短浅、以偏概全之人。
【拓展】:“盲人摸象”常与“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等词义相近,强调认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例如购物时,我们常“一叶障目”,往往被心仪单品吸引视线,将目光锁定单一商品,反而错失了更契合需求的优选。反义词如“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则形容人精明,目光敏锐,能洞察一切。
【成语中的动物】:成语中的“象”,指的是亚洲象或非洲象。它们体型庞大、结构复杂,局部特征差异明显——象腿如柱、尾巴如绳、耳朵如扇、鼻子如管。若非亲眼所见或全面接触,确实难以凭一鳞半爪想象全貌。现实中,大象是极具智慧、社会结构和情感丰富的动物,远非“一肢一尾”所能概括。
小档案
名称:象
英文名:Elephant
学名: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
身高:2.5–4米(肩高)
体重:3,000–6,000千克(非洲象更重)
隶属科目: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长鼻目,象科
传奇指数:★★★★☆
分布范围:亚洲象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非洲象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
魅力靓照:
亚洲象家庭(图片来源:包图网)
非洲象群(图片来源:包图网)
外形特征: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的长鼻——由鼻子和上唇演化而来,功能极其灵活,能呼吸、吸水喷水、抓取食物、沟通交流。皮肤厚而粗糙,褶皱明显;耳朵大而薄,有助于散热;象牙实为上颌门齿演化而来,雌雄非洲象均有象牙,亚洲象则通常只有雄象有明显象牙。
生活习性:象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生活在母系社会中,由最年长的雌象作为首领。它们智商很高,有强烈的情感能力和记忆力,能使用次声波远距离沟通,甚至会用树枝、石块等工具,也会为死去的同伴“哀悼”。
成长繁衍:雌象妊娠期长达22个月,是哺乳动物中最长的,每胎通常产一仔。幼象出生时约重100千克,需由整个象群共同照顾数年才能独立。
分布范围:亚洲象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丛林;非洲象则多见于草原、林地稀树草原和沼泽地带。
奇闻轶事:大象能用脚“听”声音?真的假的?真的!
大象不仅鼻子超级灵活,连脚底都是“高科技传感器”!它们的脚掌可以感知地面传来的振动频率——尤其是那些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这些声波能通过大地传播数十公里,大象通过脚接收信号,再通过骨骼传到内耳,“听”到远距离外同伴的呼叫或危险警报。简直就是一套“地下通信系统”!
更暖心的是,大象还会“跨物种交友”。在非洲,有的象群会与绵羊、羚羊甚至人类建立长期友好关系。它们记得几十年不见的老朋友,遇到时会用鼻子轻轻触摸对方,仿佛在说:“嘿,好久不见!”
来源: 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