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河东狮吼
【释义】:比喻妻子凶悍泼辣,对丈夫大声呵斥。后也泛指妇人妒悍或声音洪亮有力。
【出处】:出自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陈慥字季常,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为柳姓郡望,暗指其妻柳氏;“狮子吼”原为佛教用语,喻佛法威严,此处借指柳氏厉声呵斥,声势惊人。
【拓展】:“河东狮吼”常与“母老虎”“悍妇”等词相关联,强调女性强势、威严的一面。不过如今也常被幽默化使用,比如形容人声音洪亮、气势十足,甚至成为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如电影《河东狮吼》)。反义词如“温柔体贴”“贤良淑德”,则常用于赞美女性柔顺娴静的性格。
【成语中的动物】:成语中的“狮”,并非真指狮子在河东吼叫,而是借狮子咆哮的威猛形象,比喻妇人发怒时的声势。现实中,狮子的吼声雄厚洪亮,可达数公里外,既是宣示领地,也是震慑对手的方式。这种声音上的“威力”,恰好与成语中“吼”的意象相契合。
小档案
名称:狮
英文名:Lion
学名:Panthera leo
体长:雄狮约1.7–2.5米(不含尾),雌狮稍小
体重:雄狮150–250千克,雌狮120–180千克
隶属科目: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
传奇指数:★★★★★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草原,亚洲仅有印度吉尔森林国家公园有少量亚洲狮种群
魅力靓照:
狮子威武形象(图片来源:包图网)
母狮与幼狮(图片来源:包图网)
外形特征:雄狮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浓密的鬃毛,颜色从金黄到黑褐不等,鬃毛越深密通常代表体质越强、地位越高。雌狮无鬃毛,体型更流畅,适合狩猎。狮子的眼睛在夜间能发出幽光,视觉极佳,爪牙锋利,是顶级的捕食者。
生活习性:狮子是猫科中唯一真正群居的动物,群体称为“狮群”,通常由雌狮、幼狮和少数雄狮组成。雌狮负责大部分狩猎工作,合作围捕斑马、羚羊等中大型草食动物。雄狮主要负责保卫领地和狮群。狮子的吼声可用于远程沟通,一声吼能传至8公里外!
成长繁衍:雌狮妊娠期约110天,每胎产1–4仔。幼狮出生后带有斑点花纹(随成长逐渐褪去),由群内雌狮共同哺育和保护。幼狮死亡率高,能活到成年的不足一半。雄狮性成熟后常被逐出狮群,成为流浪狮,直至挑战其他狮群成功。
分布范围:历史上狮子曾广泛分布于非洲、南欧、中东至印度一带。如今野生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草原,亚洲狮仅存于印度吉尔保护区。
狮子已被IUCN列为易危(VU)物种,保护这些“草原之王”,就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奇闻轶事:狮子其实是“猫科宅男”?真的假的?真的!
别看狮子号称“草原之王”,威风凛凛,其实它们可能是猫科动物里的“大宅男”!狮子一天中有20个小时都在休息、睡觉或者发呆,真正用来捕猎和活动的时间少得可怜。它们奉行“能躺绝不站,能歇绝不跑”的节能原则,把有限的精力留给最重要的狩猎和保卫领地。
更让人惊讶的是,狮群其实是典型的“母系社会”。狩猎、育儿、甚至决定迁徙方向,大多由雌狮主导。雄狮看似威武,实则常“吃软饭”——它负责打架和保卫领地,而吃饭却主要靠雌狮合作捕猎。一旦捕猎成功,雄狮却常拥有优先进食权!
狮子的吼声也不简单,不仅能吓退对手,还能传递“身份证”信息。研究表明,每只狮子的吼声都是独一无二的,包含体型、健康状况甚至社会地位等信息,其他狮子一听就知道:“哦,是隔壁那群的老大”,或者“这是个来找茬的流浪汉”。所以,“河东狮吼”背后,其实是狮子高科技的社交语言系统!
来源: 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