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基石性药物。您可能听说过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名字,它们都属于这个家族。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他汀,对维护长期健康至关重要。
一、 他汀是做什么的?它的核心作用
他汀的核心功能就像一个“精准的调控师”,主要作用于我们身体的胆固醇合成系统:
强效降低“坏胆固醇”(LDL-C):
作用机制:人体内大部分胆固醇由肝脏合成,而这个过程需要一种关键的“催化剂”(酶),叫做HMG-CoA还原酶。他汀能够竞争性抑制这种酶,从而从源头上减少肝脏胆固醇的合成。
结果:血液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LDL-C被称作“坏胆固醇”,因为它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原料。
2、稳定斑块,防止破裂:
这是他汀至关重要的另一个作用。它不仅能降脂,还能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已经形成的动脉斑块变得更“坚固”和“稳定”,不容易破裂。
为什么重要? 斑块破裂会立即引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因此,他汀是预防这些危急事件的关键。
3、轻度升高“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能将血管壁多余的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掉,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他汀对其有轻微的提升作用。
二、 哪些人需要服用他汀?
他汀并非普通的“保健品”,它有明确的适用人群。医生会根据您的整体心血管风险等级来决定是否需要服用,主要分为两类:
1、二级预防:
对象:已经确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搭桥术后、脑梗死、外周动脉疾病(如腿动脉狭窄)等。
目的: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复发(如心梗、脑梗再发)。
2、一级预防:
对象:尚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但未来发生风险很高的人群。
目的:防患于未然。
评估依据:医生会综合评估您的胆固醇水平、年龄、血压、是否吸烟、是否有糖尿病等多个危险因素,来计算您未来10年的心血管病风险。如果属于高危或极高危,通常就建议启动他汀治疗。
三、 服用他汀的注意事项与常见疑问
1. 一定要晚上吃吗?
答案:不一定,取决于他汀的类型。
原因:人体合成胆固醇在夜间最活跃。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短效他汀,需要晚上服用才能在最需要的时候达到血药峰值。
例外: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是长效他汀,半衰期长,在一天内的任何固定时间服用即可,效果不受影响。
2. 需要监测哪些指标?
血脂水平:服药后4-8周需复查血脂,评估疗效,以便医生调整剂量。
肝脏功能:主要监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他汀可能引起一过性肝酶升高,但通常轻微且可逆。仅在极少数情况下需停药。
肌肉功能:关注是否出现无法解释的肌肉酸痛、压痛或无力,尤其伴有无力或发热时,需立即就医检查肌酸激酶(CK)。这是他汀虽罕见但需警惕的副作用。
血糖:长期服用他汀可能轻微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但对心血管的获益远大于此风险。高危人群需注意监测。
3. 不良反应怎么办?
大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肝酶轻度升高(<3倍正常上限):通常无需停药,可减量或换药并定期观察。
肌肉酸痛:最常见。如果症状轻微且CK正常,可继续观察;如果CK显著升高,医生会决定减量、换用或暂停用药。
4. 生活方式干预同样重要!
他汀不是“免罪金牌”。药物治疗必须与健康生活方式相结合:如科学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他汀类药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利器,其降低“坏胆固醇”、稳定斑块的获益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虽然可能存在副作用,但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通常是安全可控的。
最关键的一点是:请务必遵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您的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选择最合适的他汀和剂量,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助您长久地守护心脑健康。
作者:计倩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