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未死绝,偏偏撞上登革热
(重庆市微生物学会推荐作品)
重庆市永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雪娇主管技师、邹静波主任技师
又到一年开学季,神兽归笼,学生返校,恰逢南方多地天气仍然炎热,蚊子尚未死绝,这下还撞上各地登革热流行,学校应该怎么做才能保障师生健康、顺利开启新学期呢?
一、 认识登革热
1、登革热( 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 DENV)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2、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花蚊子(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而非人传人。
3、核心特点:
潜伏期:一般为 1—14 天,多为 5—9天
易感人群: 所有人普遍易感。感染某一血清型后会产生对该型的免疫力,但再次感染不同血清型时,重症风险会增加。
症状: 突发高烧、剧烈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痛、皮疹等,可能伴有出血倾向。少数会发展为重症。
二、 开学季为何风险高?
1. 人员流动大: 学生从各地(包括流行区)返校,不排除登革热的隐形感染者和轻症病人“潜伏”其中,把病毒带入了校园。
2. 校园环境佳: 绿化好,花圃、容器等容易产生小型积水,是伊蚊最爱的“育婴房”。
3. 季节正当时: 开学初秋,南方地区气温高、多雨,是蚊虫繁殖的活跃期。
三、 核心对策:校园防蚊“三步曲”
最根本的措施:灭蚊 + 防叮咬
第一步:清积水(治本之策)
1、 采取“计划生育”手段: 翻盆倒罐,清理积水! 让蚊子“断子绝孙”
2、 重点区域:
绿化带: 清理废弃瓶罐、塑料袋。
宿舍/教室: 及时清理垃圾,水培植物至少每周换水洗根。
卫生间/楼道: 保持干燥,拖把用后拧干。
室外: 清理屋顶、阳台、工地积水,填平洼地。
第二步:防叮咬(个人防护)
1、穿衣: 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暴露,让蚊子“无从下口”。
2、驱蚊: 外出前在暴露皮肤和衣物上使用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
3、隔离: 确保宿舍、教室纱窗、纱门完好,睡觉挂好蚊帐。
第三步:主动灭蚊(辅助手段)
1、公共区域: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主动“出击”,对绿化带、下水道等喷洒灭蚊药剂。
2、室内: 可使用电蚊拍、蚊香(注意消防安全)等。
四、 出现症状怎么办?
1、及早就医: 返校后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出现突发高热、肌肉痛、皮疹等症状,切勿自行服用退烧药,应立即向老师或辅导员反映,并前往校医室/院或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2、主动告知: 主动告诉医生您的旅行居住史和症状开始时间,以便医生快速诊断。
3、防蚊隔离: 发病期间尽量待在蚊帐或纱窗室内,避免被蚊虫叮咬,防止病毒传给他人。
总之,预防登革热,防蚊是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迎接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学期!
来源: 邹老师的科普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