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新学期的铃声即将敲响。当书包重新被装满,校服被整齐叠放在床头,不少青少年却陷入了 “开学焦虑” 的漩涡 —— 晚上睡不着、想到上学就烦躁、担心新班级的人际关系;而家长们也没闲着,一边催促孩子收心写作业,一边焦虑孩子新学期的成绩,甚至因为教育方式和孩子爆发矛盾。

其实,开学季的心理波动是青少年和家长的 “共同课题”。今天,灵动生活集团结合多年心理服务经验,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心理适应工具箱」,从青少年自我调节、家长科学助力两个维度,教你用专业方法平稳度过开学适应期,让新学期的开端充满信心与力量。

给青少年的3 个 “小工具”,告别开学焦虑

工具 1:「焦虑拆解清单」——把 “担心” 变成 “行动”

很多时候,开学焦虑源于 “对未知的恐惧”:担心新老师太严格、害怕跟不上课程进度、焦虑融不进新集体。与其被模糊的恐惧包围,不如拿出一张纸,试着写下 “我最担心的 3 件事”,再为每件事搭配 “1 个解决办法”。

比如:

担心 “数学跟不上”→ 解决办法:“开学前 3 天,每天花 30 分钟复习上学期重点公式,开学后主动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

焦虑 “新班级没朋友”→ 解决办法:“开学第一天,主动和同桌打个招呼,分享一块橡皮或一本笔记”。

灵动生活集团的心理咨询师发现,当青少年把抽象的焦虑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和行动时,内心的不安会大大降低。曾有位初三学生小宇,用这个方法列出了 “担心体育测试不及格” 的解决办法 ——“每天早起 15 分钟晨跑,周末和爸爸去打球”,开学后不仅体育成绩达标,还收获了运动带来的自信。

工具 2:「作息调整时间表」—— 让身体先 “回到校园”

假期里熬夜刷剧、睡懒觉,开学后突然早起上学,身体很容易 “抗议”,进而引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想要避免这种情况,最好提前 1-2 周开始调整作息,用「渐进式时间表」让身体慢慢适应。

比如:

假期每天 23 点睡、早上 10 点起→ 第一周调整为 22:30 睡、早上 9 点起;

第二周再调整为 22 点睡、早上 7:30 起(和开学后作息一致)。

调整期间,还可以在睡前 1 小时远离电子设备,用阅读、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大脑,帮助快速入睡。别小看这份时间表,它能让你在开学当天避免 “起床困难户” 的尴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进教室。

工具 3:「新学期期待本」—— 给校园生活加点 “甜”

提到开学,很多青少年想到的都是 “作业”“考试”,却忽略了校园里的快乐瞬间。不妨准备一个 “新学期期待本”,写下你对新学期的小期待:比如 “想加入学校的绘画社团”“希望和好朋友一起参加运动会”“期待语文老师讲新的故事”。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这些积极的事情上时,对开学的抵触心理会逐渐减少。灵动生活集团在校园公益心理服务中发现,有位初二女生在期待本上写下 “想和同桌一起做手工”,开学后主动邀请同桌合作,不仅快速拉近了距离,还在手工课上获得了老师的表扬,让她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

给家长的2 个 “沟通法”+1 个 “避坑指南”,做孩子的 “心理后盾”

方法 1:「“感受式” 沟通」—— 别只说 “快点”,多问 “怎么了”

开学季,很多家长习惯用 “快点写作业”“别再玩了”“开学要收心了” 这样的催促式语言,却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感受。其实,换一种 “感受式” 沟通方式,能让孩子更愿意敞开心扉。

比如:

不说 “别焦虑,有什么好焦虑的”,而是说 “妈妈发现你最近提到开学就不太开心,是不是有什么担心的事呀?可以和我说说吗?”;

不说 “你怎么又熬夜了”,而是说 “现在已经很晚了,熬夜会影响明天的精神,你是在担心作业没写完,还是想再玩一会儿呀?”。

这种沟通方式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而不是被指责。灵动生活集团的亲子心理辅导案例中,有位家长用 “感受式” 沟通,发现孩子焦虑的原因是 “担心新老师不喜欢自己”,之后和孩子一起讨论 “如何和新老师相处”,帮助孩子化解了心结。

方法 2:「“共同行动” 计划」—— 和孩子一起 “备战” 开学

与其让孩子一个人面对开学准备,不如和孩子一起制定 “共同行动” 计划,让他感受到 “不是我一个人在努力”。比如:

一起整理书包: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笔、笔记本,家长可以帮忙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学习用品;

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孩子商量 “每天放学后先写哪科作业”“周末如何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尊重孩子的想法,再给出合理建议;

一起进行 “开学模拟”:开学前几天,按照上学的时间起床、吃早餐、看书,让孩子提前适应校园节奏。

这种 “并肩作战” 的方式,能减少孩子对开学的孤独感,同时也能增进亲子关系。有位家长反馈,和孩子一起整理书包时,孩子主动说起 “担心新班级的同学不好相处”,两人一起讨论了解决办法,孩子的焦虑明显减轻了。

避坑这 3 件事,开学季别对孩子做

别拿孩子和别人比较:“你看隔壁小明,早就开始预习了”“人家小红假期都在补课,你怎么还在玩”,这样的话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对开学更抵触;

别过度安排学习任务:开学前突然让孩子每天学习 8 小时,会让孩子产生 “开学就是受苦” 的想法,反而失去学习动力;

别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有些家长担心孩子新学期成绩不好,经常在孩子面前说 “开学后成绩跟不上怎么办”“这次考试要是考差了就完了”,这些话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开学季 “心理加油站”

如果在开学季,你和孩子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比如孩子持续焦虑、厌学,或者亲子沟通出现严重矛盾,不妨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灵动生活集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能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开学焦虑、适应校园生活;同时也能为家长提供亲子沟通指导,教你用科学的方法陪伴孩子成长。

来源: 灵动生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