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黔驴技穷

【释义】: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再也没什么能耐了。

【出处】: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故事讲述黔地(今贵州)原本没有驴,有人运了一头驴放入山中。老虎初见这个庞然大物,十分害怕。后来老虎逐渐靠近,驴子只会踢几下蹄子,老虎便发现它本领有限,最终扑上去吃掉了它。“黔驴技穷”由此而来,形容人本领拙劣、手段用尽,再无计可施。

【拓展】:“黔驴技穷”常与“江郎才尽”“无计可施”等近义词并列,表示才能或办法已经用尽,陷入窘境。例如:面对密码箱数字锁的复杂工艺,盗贼用尽了所有方法还是解不开,真是黔驴技穷;公司新产品推出后市场反应冷淡,策划团队也已黔驴技穷。反义词如“神通广大”“足智多谋”,则形容人办法多、能力强。

【成语中的动物】:成语中的“驴”并不是真的指驴很笨,而是借驴在陌生环境中的“不适应”和“反应单一”,比喻那些看似厉害、实则能力有限的人或事物。现实中,驴其实是一种耐力强、适应性好的动物,但在寓言中,它因缺乏应对陌生威胁的经验而显得“技穷”。

小档案

名称:驴

英文名:Donkey

学名:Equus asinus

身高:约0.9~1.6米(肩高)

体重:100~480公斤

隶属科目: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

传奇指数:★★★☆☆

分布范围:全球广泛分布,尤其常见于农业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地带

魅力靓照:

憨厚可爱的驴(图片来源:包图网)

驴在草原上悠闲吃草(图片来源:包图网)

外形特征:驴的眼神温和,头部比较大,耳朵比马稍长,听觉灵敏;体型比马小,四肢细长,蹄子坚硬;毛色多为灰色或黑色,背部常有一条深色条纹。

生活习性:驴是草食性动物,以草、树叶、农作物秸秆等为食。它们耐力极佳,能长时间负重行走,适应艰苦环境。驴的叫声洪亮有力,常常“啊呃啊呃”地响彻田野。驴的力气比马小,奔跑速度没有马快,可以用来耕作和乘骑。它们性格温和但也固执,有“驴脾气”一说,其实是因为它们对危险更谨慎,不轻易盲从。

成长繁衍:驴的寿命一般为25~35年,母驴妊娠期约12个月,每胎通常产一仔。幼驴出生后很快能站立行走,依赖母驴哺乳数月后逐渐独立。

分布范围:驴起源于非洲,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被人类驯化,如今遍布世界各地,尤其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农村地区广泛用于运输、耕作和驮运。

保护现状:

家驴数量众多,但野生驴种如非洲野驴(Equus africanus)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CR)物种,主要受到栖息地丧失和人类活动的威胁。保护野生驴种,维持生物多样性,仍是全球动物保护的重要任务。

奇闻轶事:驴很笨?真的假的?假的!

“黔驴技穷”,几乎尽人皆知。后来人们都把驴作为愚蠢的代名词,常以“笨驴”来讥讽他人的笨拙,然而事实上,驴非但不笨,相反还很聪明。其智商与狗和海豚相比毫不逊色,不仅善于察言观色,更能精准传达自身的情感与诉求。就像小孩一样,时而温顺乖巧,时而顽劣狡黠,既会戏弄他人或其他动物,也会执拗地抗拒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甚是可爱。

驴的记忆力非常惊人,能记住多年未见的人、其他驴乃至复杂路线,堪称人类运输好帮手,经过专业训练的驴,可以在没有人陪伴的情况下完成运输任务。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们竟能辨识阔别25年之久的同类或故人,这种强大的社会记忆帮助它们在野外和人类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不过,正是这份超强的记忆也造就了驴记仇且固执的性格特质,一旦形成某种习惯便难以更改,对曾经施加伤害者更是铭记于心。因此,千万别得罪驴,否则后果很严重,可不仅仅是“驴不胜怒,蹄之”哦……

来源: 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