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灯!”一声清脆的童音响起,柔和的光芒瞬间洒满桌面;“换颜色!”七彩光晕随即流转,映照着一张张兴奋的小脸;“亮一点!”灯光应声增强,照亮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的灯罩图案。
8月21日下午,在罗湖区笋岗街道田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智能语音小夜灯科技小制作》课堂落幕,20与组亲子家共同体验了用声音点亮科技与创意的奇妙旅程。
活动精准聚焦7-12岁青少年,以“一大一小”亲子协作模式展开。在90分钟里,孩子们不再是科技的被动使用者,而是成为小小创造者。导师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声音如何被“听懂”——语音识别模块如何将口令精准转化为指令,以及指令又如何驱动LED灯带实现开关、调光与七彩变幻的神奇过程。这堂融合了声学、电子学启蒙的科普课,让深奥的技术原理在孩子心中变得生动可触。
动手实践环节点燃了全场的热情。亲子家庭协作亲手组装环保木质底座,赋予小夜灯自然温暖的骨架,小心翼翼安装核心的语音识别模块——这盏灯的“听觉中枢”;连接并固定能随声变幻的LED灯带;
完成线路连接与初步调试,确保声光联动畅通无阻。
课堂尾声,孩子们骄傲地捧起了自己的创作成果,一盏真正响应“开灯”、“关灯”、“换颜色”、“亮一点”等口令的智能语音小夜灯。这盏灯,是床头温暖的守护者,更是孩子们心中科技梦想的初燃之火。
家长们感慨:“没想到在党群中心就能体验这么棒的科普课!孩子不仅理解了声音怎么控制电灯,还带回了自己设计的小夜灯,一直都在兴奋地指挥它‘换颜色’,特别有成就感。”
本次《智能语音小夜灯科技小制作》课堂,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承办,成功将前沿科技启蒙与动手实践、艺术创作引入基层党群服务阵地。它不仅仅教会孩子们制作一盏灯,更是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好奇探索、勇于创新的种子。当孩子们用自己赋予的“声控魔法”点亮亲手创作的小灯,那温柔的光芒,不仅驱散了夜晚的黑暗,更照亮了他们通往科学世界的第一程路。
来源: 做科普 我们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