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李悦 ,新疆营养学会青委委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稿:李莉,新疆营养学会理事长,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自治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自治区卫健委健康科普专家
每天早上出门前,你是不是也有这样一套“出行仪式”:防晒霜厚涂两层,帽子遮阳,墨镜护眼,再戴上口罩和防晒衣,哪怕只是下楼拿个快递。对很多爱美的人来说,防晒几乎成了“365天不间断”的硬性规定。
但你可能不知道——你在努力抵御紫外线的同时,也在默默阻挡身体合成一种对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素:维生素D。
维生素D,被称为“阳光维生素”,80%以上的来源其实并不是食物,而是阳光中的紫外线B(UVB)照射皮肤后合成。换句话说,你防得越严,晒得越少,合成的维生素D也就越少。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女性、学生、白领人群都处于维生素D不足甚至缺乏的状态,而她们中许多人,正是最重视防晒的一群。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该防晒,而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被长期忽略的健康真相:过度防晒,正在“掏空”你的维生素D储备。
接下来,我将带你看看:防晒到底是怎么影响维生素D的?你是否已经“悄悄缺D”?以及——如何做到既保护皮肤,又不牺牲健康。
维生素D,其实不是“吃”出来的
我们日常饮食中能摄取到的维生素D,其实非常有限。
比如,鸡蛋、奶制品、三文鱼这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一天吃再多,也很难满足身体所需。而人体中80%~90%的维生素D,都是靠阳光中的紫外线B(UVB)照射皮肤后合成的。
也就是说,没有阳光,维生素D基本“产不出来”。防晒霜、遮阳伞、长袖衣,全都挡住了“合成开关”。
那防晒是如何“阻断”这个合成过程的?
维生素D的合成需要皮肤直接暴露在紫外线B下。可一旦你涂上 SPF30+ 的防晒霜(能阻挡约97%的UVB);穿上长袖、长裤,打上遮阳伞;在室内办公,或者出门时间都在早晚太阳弱时段。你的皮肤几乎接收不到有效的UVB,也就无法完成维生素D的自然合成。
研究甚至指出:每天使用SPF15以上的防晒霜,就足以让维生素D合成量下降99%以上。
别以为缺维生素D只是影响骨头健康。事实上,维D在人体中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
维持免疫力(缺D更容易感冒、生病);
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缺D与抑郁、焦虑有关);
参与激素代谢和心血管健康;
甚至在抗癌、降低慢病风险方面,也被认为有潜在作用。
《2015—2017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显示,2016—2017年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为18.6%;2015 年中国≥18岁人群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为21.4%。
很多年轻人、白领、学生群体,因为室内久坐+高强度防晒+作息颠倒,早已处于“隐性缺D”的状态,而自己却毫无察觉。防晒没有错,但过度防晒而不补充维生素D,就是在透支你的身体健康。
那么,既然防晒是刚需,我们又如何在保护皮肤的同时,合理补足维生素D呢?以下这些方法,可以让你既保持白皙健康的皮肤,又不至于陷入“缺D危机”。
✅ 方法一:适度晒太阳,精准掌握“补D时间窗”
每天晒小面积手臂、小腿等部位,中午时段10~20分钟,不用特意晒脸。
频率建议:一周3~4次,累计60分钟以上;
注意事项:晒的时候别擦防晒霜在这些部位,也不要隔着玻璃晒(玻璃会阻挡UVB)。
小贴士:晒到皮肤微微发热、但没有刺痛感为宜,不要晒伤。
✅ 方法二:吃对“高D食物”,别靠它来“救命”
虽然饮食中的维生素D含量不高,但合理搭配,能起到10%的辅助作用。推荐食物包括:
如三文鱼、金枪鱼、鳕鱼等深海鱼类、动物肝脏、蛋黄、强化维D的牛奶、麦片、植物奶......
✅ 方法三:科学补充维生素D补剂
现代人由于生活方式的限制,口服维D补剂是最直接、有效、可控的方式。关键是要做到:
选择形式:维D3(胆钙化醇)是最推荐的形式,吸收效果更好,但价格会偏高;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推荐:
搭配服用:维D是脂溶性,最好随餐(含脂肪)一起服用,吸收更好;
注意监测:长期高剂量服用前,建议做一次25(OH)D血液检测,确保不超标;
临床对于维生素 D 缺乏的确诊,主要是通过检测血清 25-(OH)D 水平来评估。
安全剂量: <10000 IU/天 ,通常不会导致中毒。
✅ 方法四:别忽略这几个“维D杀手”
除了防晒,生活中还有一些“偷偷掏空你维D”的因素:
长期熬夜、睡眠紊乱:会影响激素水平与维D代谢;
肥胖:脂肪组织会“锁住”维生素D,导致血液中活性维D不足;
肠胃吸收不良、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也会影响维D吸收与代谢;
所以补D不能靠“一时勤奋”,而要形成长期健康习惯。
✅ 聪明人的补D公式
维D健康 = 合理日晒 + 饮食搭配 + 补剂支持 + 生活规律
别再一边疯狂防晒、一边默默缺D了。
护肤和健康,从来都不是二选一,而是可以“两全其美”。
参考文献
[1] Demay M B, Pittas A G, Bikle D D, et al. Vitamin D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24, 109(8): 1907-1947.
[2] 中国营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 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 [J] .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3, 17(4) : 245-252.
来源: 新疆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