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抑郁症在临床上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抑郁症和继发性抑郁症两大类。原发性抑郁症简称“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为单相抑郁症,以持久的心情抑郁、思维迟钝、兴趣减退、意志活动减少,伴有焦虑不安、食欲减退、性功能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为特征的精神障碍。究其诱因可能与由社会生活紧张、竞争激烈,人们心中郁结无法排解导致,也可能由洁癖心理等个人心理因素导致。
[病因病机]
抑郁症可归于的“郁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其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患者多由于忧愁思虑,精神紧张,或长期伏案思索使脾气郁结,或肝气郁结之后横逆侮脾致失健运,水谷消磨及水湿运化受到影响,气血化生乏源导致心脾两虚。亦可由于所愿不遂,精神紧张,家庭不睦,忧愁悲哀等精神因素损伤心神,如若损伤心气可致心气不足,出现心悸、气短、自汗;若耗伤心阴致心阴亏虚,心火亢盛则见心烦、低热、面色潮红;如心失所养、心神失守可见精神混乱,悲伤哭泣,哭笑无常等。总而言之,情绪不畅, 气机郁滞, 气血失和是导致抑郁的根源。如因情志过极而至气结则起病较急;若为忧愁思虑,担忧恐惧,日久伤及脏腑则缓慢起病。
[针灸方法]
取百会穴、四神聪穴、印堂穴、神庭穴、合谷穴、太冲穴、丰隆穴、内关穴。令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并将所选穴位处常规消毒,医者分别以小于15度角用一次性针灸针针尖向上沿皮刺神庭穴、印堂穴,从四神聪穴分别向百会穴透刺到达帽状腱膜下各1寸,施以快速小幅度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直刺合谷穴、太冲穴、内关穴各1寸,施以缓慢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丰隆穴直刺2.5寸,施以缓慢提插捻转泻法。留针40分钟,其间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
百会穴、四神聪穴、印堂穴、神庭穴每次必取,合谷穴、太冲穴、丰隆穴、内关穴隔日左右两侧交替选取。
[穴方简释]
研究证实:针刺百会穴可以改变体内单胺类递质的代谢状况,治疗后增加血浆内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的含量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改善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⑴。四神聪穴属于经外奇穴能清头明目、清脑开窍。神庭穴为督脉的上行之气聚集之地,足太阳阳明经之会,具有调节阴阳经气、宁神醒脑的作用。百会穴、四神聪穴、神庭穴恰好位于顶、额、颞三叶投射区,这三个区域与人的高级思维、记忆、精神密切相关,针刺可以直接激活该区域的神经细胞,使脑功能得以改善⑵。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具有安神定惊、醒脑开窍、宁心益智、疏风止痛、通经活络之功。合谷穴与太冲穴合称“四关”,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大肠经属阳,为多血多气之经,针刺之可清泻全身偏盛之阳,清利头目、疏风通络;太冲穴为肝经原穴,肝主藏血,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经属阴,乃多血少气之经,针刺可调畅气机、平肝熄风。二穴阴阳相配,气血同调,有祛风解表、疏肝解郁、理气宽中、镇静安神、舒经活络、活血化瘀之功。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瘀)之要穴。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为本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本经经病和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针后具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之效。
又一方:
[针灸方法]
取少商穴。患者取舒适体位,双手自然抱拳放于桌面,左右拇指伸直、指腹相对,双侧少商穴朝上,医者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穴位部,一上一下如麻雀啄食一样地摆动,以患者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20分钟。
[穴方简释]
少商穴为手太阴经井穴,《灵枢•顺气篇》言:“病在脏者,取其井。”《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气僨郁,皆属于肺。”少商穴雀啄灸能够理气化痰,安神镇静,清心解郁。少商穴又为孙思邈十三鬼穴之“鬼信”“鬼眼”。研究表明针刺鬼穴能兴奋“上行神经激活系统”, 促进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生成, 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双向调节大脑皮层中枢兴奋与抑制过程, 使神经突触间各种递质达到平衡,同时能够增强患者应激性, 促进肾上腺分泌, 改善精神症状③。
又一方:
[针灸方法]
取印堂穴、百会穴、合谷穴、太冲穴、督脉长强至风府段。患者先取俯卧位,将背、腰、骶部充分暴露,督脉长强至风府由下向上顺序,医者左手持打火机并将打火机的火焰开至最大于右手所持的罐口适宜的玻璃罐中瞬间闪过后迅速将罐拔于穴位处,留罐约5秒钟起罐,再如前法拔罐、留罐、起罐、拔罐……如此反复多次闪罐至局部皮肤潮红(偶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
患者改为仰卧位,常规消毒后一次性针灸针直刺印堂穴、百会穴各0.5寸,施以刮针柄补法(医者右手食指做一环弓状使指腹部触及针柄,拇指自然弯曲由针尾向针根方向轻刮针柄9次)。合谷穴、太冲穴各直刺1寸,施以缓慢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约1分钟,留针40分钟期间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闪罐每周两次,针刺每日一次。
[穴方简释]
《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针灸大成》言:“以人之脉络,周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为之督纲,故名曰海焉。”明确指出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统领周身之诸经脉及脏腑。同时脑在形神两方面都与五脏六腑特别与心肾有密切联系,而督脉则是完成这种联系的最重要途径。在督脉长强穴至风府穴区段、印堂穴、百会穴施以闪罐、针刺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能将肾之精、心之神以及其他脏腑之精微上输于脑,起到补益脑髓、奉养元神、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作用。百会穴为督脉要穴,可通达脑髓,印堂穴为人精神元气汇聚之处,百会穴配印堂穴施以刮针柄补法可调神解郁、开窍启闭、宁心益智。《针灸大全•标幽赋》中指出:“四关者,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合谷是也。”合谷为阳经原穴,属腑,主气,清轻升散;太冲为阴经原穴,属脏,主血,重浊下行。两穴相配一阳一阴,一气一血,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共同调和使五脏六腑之气血(机)升降有序。
[特别提醒]
采取针灸同时再结合家庭、社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多与患者交流,给予生活上的照顾,鼓励患者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活动对提高疗效会有积极的作用。
[延伸阅读]
研究显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与体内5-羟色胺的含量密切相关,而刺激穴位可通过杏仁核-下丘脑通络调节脑内5-羟色胺的含量及兴奋性,进而调节机体内分泌活动,改善负性心理状态④⑤。刺激穴位亦可促进机体释放内啡肽和降低皮质醇的含量。前者具有镇痛、致欣快作用,后者水平下降能缓解不良情绪,减轻疲乏感⑤。良好的生理功能和积极的心理功能,有益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莉,程为平,梅晨建,等.加强杨刺百会穴对抑郁症患者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影响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62-563.
[2]张扬,张欣,刘丹.针刺头部穴配合夹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7):815-816.
[3]徐虹,孙忠人,李丽萍,等.针刺治疗抑郁症及其对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2):78-80.
[4]袁旭,蔡定均,赵纪岚,等.电针对慢性情绪应激焦虑大鼠中枢5-HT含量及其代谢物水平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1):2787-2789.
[5]张茵,赵雅莉,徐蕾,等.情绪释放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7,25(10):1207-1
2025年8月25日星期一
特别声明:
一、以上内容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中医学认为个体有差异,四时有区别。请在针灸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以上内容以笔者学习针灸、临床实践及多年撰写并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家庭中医药杂志》等媒体公开发表的针灸文章为基础,参考文献编写而成。旨在普及针灸知识,让更多的人学习针灸、了解针灸,能正确面对和使用针灸,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三、以上内容归作者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所有!尊重作者劳动成果,分享、复制、转载请注明!
四、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
蔡晓刚,主治中医师,执业医师。《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库》审稿专家;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针疗法传承人;卫生部医促会"中国特技名医"及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全国特色诊疗专家"证书获得者。
擅长运用"三才针灸法"治疗膝关节肿痛,腕(肘)管综合征,胃脘痞满,面神经麻痹,女性宫寒体冷及子宫肌瘤、乳腺增生,脑卒中后遗症(尤其失语),失眠,甲状腺肿大、结节,风湿及痛疼症等针灸适宜病证。
坐诊地点: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洪达院区(门诊楼四层西区),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上午8点至11点半。
来源: 山西洪洞蔡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