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莫大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天气炎热,许多人选择到地下车库避暑——老人打牌、孩子玩耍、年轻人刷手机,图个凉快又省电。然而,地下车库的“凉爽”背后,潜藏着对健康的威胁。

微信图片_20250815140309_2187_31.png

图源:四川疾控视频号截图

“车库味儿”:尾气与汽油挥发的“毒雾”

地下车库内,汽车尾气与汽油挥发会释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包括苯、甲苯、甲醛等。北京市某地下停车场研究数据显示,其VOCs平均浓度高达514.16 μg/m³,是室外空气的6倍,其中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Ⅰ类致癌物)浓度达18.63 μg/m³,超过安全阈值,长期暴露可诱发白血病。甲苯和异戊烷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头晕、恶心,甚至损伤神经系统。

千库网_地下停车库_摄影图编号283961.jpg

早晚高峰是污染“爆表”的危险时段。早高峰时车辆启动时汽油挥发加剧,异戊烷等挥发物浓度升高,晚高峰时冷启动导致燃油燃烧不充分,尾气中苯、丙烯等毒物排放量激增,VOCs浓度可达早高峰的2.25倍。

长期低剂量暴露于VOCs会增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孕妇、婴幼儿更可能出现发育异常。地下车库异味是机动车社会衍生的“现代污染病”,其本质是尾气排放、燃料挥发、建筑结构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健康角度,它绝非简单的“难闻气体”,而是含多类致癌物的复合毒害源。

氡气——“无形的肺癌诱因”

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天然放射性气体,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Ⅰ类致癌物(明确对人类致癌),并指出氡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肺癌诱因。氡气的危害源于其衰变产生的放射性粒子。

02175523771263553c57c4bfa3d9f848df9991923ac06f69d1880.jpeg

当人体吸入氡气后,这些粒子会沉积在呼吸道,持续释放α射线,破坏细胞DNA,长期积累可能诱发肺癌。即使不吸烟、不接触油烟,长期在高氡环境中活动(如地下车库避暑),也可能成为肺癌的“潜在受害者”。

地下车库——氡气“重灾区”

这是因为地下车库直接与地层接触,若建筑区域土壤含铀、镭等放射性元素,氡气会通过地面裂缝、管道孔洞渗入。而且地下车库通风不足,封闭或半封闭环境导致氡气难以扩散,夏季高温更会加速土壤中氡气释放,使其浓度远超地面空间。

高温天的时候,地下与地表温差增大,可能进一步促进氡气从土壤向车库内迁移,形成更危险的“氡气积聚环境”。

高危人群需格外警惕

老年人、儿童、吸烟者及免疫力较弱者对氡气更敏感。吸烟与氡气暴露的“协同作用”会使肺癌风险提升25倍,而儿童在地下车库奔跑时的深呼吸会增加氡气吸入量。

除此之外,地下车库光线昏暗、地面湿滑,加之立柱遮挡形成视线盲区,儿童追逐打闹或行人停留时易被车辆碰撞。潮湿的环境还容易滋生霉菌、细菌,诱发过敏与呼吸道感染。

凉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

避暑纳凉,应优先选择空调房、树荫下或通风良好的室内空间。地下车库的“凉爽”是用健康与安全换取的短暂舒适,还可能让我们暴露于氡气、VOCs的慢性毒害与交通事故的多重风险中。

夏季防暑,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安全与健康永远是第一位。

来源: 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