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急雨带来的不止是狼狈,还可能是一场健康危机。

夏日午后,天色骤变,急雨倾盆而下。行人们或仓促躲避,或冒雨前行。不少人带着一身湿气匆匆回家,却未必意识到:淋雨带来的不仅是体表的潮湿,若处理不当,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

今年8月,河南的海女士在外突遇暴雨,所穿的雨衣未盖到头部,淋了十几分钟的雨。到家后她又忙着照顾孩子,没顾上自己,结果晚上突然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短暂失忆,确诊病毒性脑膜炎住院治疗。

无独有偶,湖南长沙一名29岁男子下夜班途中淋雨,全身湿透,当晚出现发烧伴头痛症状。次日病情迅速恶化,体温升至39.5℃,头痛剧烈,并伴随恶心、呕吐、畏光、颈部僵硬,甚至出现意识模糊。经检查被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因病情危重,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为什么淋雨会诱发脑膜炎?**人在淋雨受凉后,机体抵抗力下降。这时,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更容易扩散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

常见的脑膜炎有四种类型:细菌性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病毒性脑膜炎(通常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引起)、真菌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和寄生虫感染引发的脑膜炎。

这类疾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部分严重病例从发病到死亡,最快只要24小时。

识别脑膜炎的早期信号脑膜炎早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易与感冒混淆,但症状往往很快加剧:

· 剧烈头痛,难以缓解,严重时伴恶心、呕吐,甚至是喷射状的呕吐。

· 持续性的高热,一般的抗菌治疗难以控制体温。

· 颈项强直,表现为颈部酸痛、僵硬,颈部屈曲受限。

· 精神状态改变,感到疲倦、嗜睡、烦躁、畏光,甚至出现癫痫发作、抽搐。

淋雨后必做的三件事雨水看似干净,但降落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还携带了细菌、真菌等致病菌。淋雨、涉水后,请务必做好这三件事:

彻底清洁: 热水能促进血液循环,尽快用热水洗个澡,好好清洁头皮和头发。洗完后要立即吹干头发,预防感冒。如果蹚了积水,要重点清洗脚部,去除泥沙等污染物。

衣物消毒: 淋过雨的衣服带着各种污染物,回到家后尽快脱掉,和其他衣服分开清洗。可用消毒液浸泡再洗,彻底杀菌。蹚水湿透的鞋子应清洗晒干后再穿。

注意保暖: 淋雨后身体受寒,要及时换上干爽保暖的衣服,喝点热水热汤,帮助身体迅速恢复正常温度。同时,注意不要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容易引发感冒。

淋雨后这些事不要做****不要立刻吹冷风或喝冰饮: 淋雨后体表温度骤降,此时若直接对着空调、风扇猛吹冷风,或急着喝冰饮,会让寒气快速侵入体内,容易引发感冒、腹泻或关节酸痛。

**别不擦干身体就穿湿衣服:**雨水附着在皮肤上,若不及时擦干、更换干燥衣物,潮湿会阻碍皮肤正常呼吸,还可能让寒气通过毛孔渗入。

避免立刻剧烈运动: 淋雨后人的体能和免疫力暂时下降,此时进行剧烈运动会加重身体负担,且出汗后若再次接触潮湿衣物,反而更容易受寒。

不要忽略脚部保暖: 雨水浸湿鞋袜后,脚部长时间处于潮湿寒冷状态,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出现脚部抽筋、关节不适。

别用温度过高的水洗澡 过高的水温会刺激皮肤血管急剧扩张,反而可能导致头晕、乏力,建议用38-40℃的温水洗澡更合适。

特别提醒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出行前查看天气,常备雨具。淋雨后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做好个人清洁。若出现头痛、高热、脖颈僵硬等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科学防护,健康度夏。天津科学技术馆提醒您:关注雨天健康,远离疾病风险!

来源: 内容综合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