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肾友在透析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刚吃过饭,透析到后半程却突然被强烈的饥饿感 “缠上”,饿得心慌手抖、坐立难安。这并非是嘴馋或意志力不够,而是身体在透析过程中发出的 “能量警报”。如果此时吃不对食物,不仅无法缓解饥饿,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影响透析效果。学会科学加餐,才能让透析过程更轻松,同时守护肾脏健康。
透析时为啥越透越饿?根源在这两点
透析中频繁出现饥饿感,背后藏着两方面的原因,既与透析治疗的特性有关,也和日常饮食管理密切相关。
首先,透析过程本身就是高耗能的 “体力活”。一次 4 小时的透析治疗,身体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维持血液体外循环、毒素过滤等生理过程,消耗的能量相当于快走 5000 步的运动量。同时,透析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会随透析液部分流失,加上血流速度加快导致代谢率升高,血糖容易出现波动,当血糖轻度下降时,就会触发身体的饥饿信号,让人产生强烈的进食欲望。
更关键的是,很多肾友为了严格控制磷、钾等指标,会过度限制饮食,导致日常热量摄入不足。比如不敢吃主食、少吃肉类,长期处于 “能量储备不足” 的状态,身体就像 “没加满油的汽车”,透析这种高耗能过程自然会加速能量消耗,饿感也就来得更强烈。长期在透析中硬扛饥饿,不仅会降低透析耐受性,导致头晕、乏力等不适,还会让身体分解肌肉来供能,引发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3 个加餐原则,饿了也能放心吃
透析中饿了不用硬扛,但加餐要遵循科学原则,选对食材、控制时间和量,才能既缓解饥饿,又不给肾脏添负担。
❶ 选 “低磷低钾高纤维” 的耐饿食材
加餐的核心是选择低磷、低钾且能提供持久能量的食物,避免因加餐导致血磷、血钾升高。推荐黄瓜、生菜等蔬菜,它们的钾、磷含量极低(每 100 克黄瓜含钾 102mg、磷24mg),切成条状随身携带,饿了就吃几片,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增强饱腹感,且水分充足不会加重口渴。也可以提前准备1 小块蒸山药(去皮后不超过 50g),山药属于慢消化碳水化合物,能缓慢释放能量,避免血糖骤升骤降,还能提供一定的热量支撑。
要避开高风险食材:饼干、蛋糕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磷添加剂和糖分,会导致血磷飙升;坚果、水果干(如葡萄干、红枣)钾、磷含量极高,10 颗杏仁的磷含量就超过 100mg,吃少量就可能超标;香蕉、橙子等高钾水果也不适合作为加餐,以免引发高钾风险。
❷ 加餐时间 “掐准点”,别影响透析
加餐时间不对,可能会影响透析血流或加重肠胃负担。建议在透析前 1 小时吃少量 “打底餐”,比如 1 个蛋清搭配半片全麦面包,既能补充能量,又不会因进食过饱影响透析时的血流状态。透析过程中若出现饥饿感,最好在透析 2 小时后再吃,此时身体已适应透析状态,加餐不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太大影响。每次加餐量别超过拳头大小,比如半根黄瓜、1 小块山药即可,避免吃太多导致腹胀,影响透析顺利进行。吃完后及时漱口,减少口腔异味和细菌滋生,保持口腔卫生。
❸ 烹饪方式 “清淡为主”,拒绝重口味
加餐必须坚持少油少盐原则,避免油炸、腌制、辛辣等重口味食物。比如自制无盐鸡蛋羹,用鸡蛋加水蒸熟,不加盐和酱油,口感细腻好消化;或做冬瓜丸子汤,选用瘦猪肉剁成泥,加少量淀粉捏成丸子,与冬瓜同煮,少油少盐,既能补充蛋白质,又能缓解饥饿。也可以用低脂牛奶泡 1 小把纯燕麦片(选无添加的原味燕麦),燕麦的膳食纤维和牛奶的蛋白质结合,能提供持久饱腹感。
重口味食物会刺激食欲,让人越吃越饿,还会加重口渴感,导致透析间期饮水过多。像辣条、卤味、油炸鸡块等食物,不仅高盐高磷,还会引发胃肠道不适,绝对不能作为透析加餐。
透析中的饥饿感是身体的正常信号,不用刻意压制,但要通过科学加餐来合理应对。记住 “低磷低钾、定时定量、清淡烹饪” 的原则,把加餐变成透析中的 “能量补给站”,既能缓解不适,又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长期坚持科学加餐,透析过程会更轻松,身体状态也会更稳定,让每一次透析都成为守护健康的助力。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