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发不适,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能危及生命。临床数据显示,透析中的危急情况多因发现延迟或应对错误导致风险升级。以下 3 个最危险的情况,每个肾友和家属都必须牢记应对办法,关键时刻能为生命争取时间。
1. 血压骤降:头晕出冷汗,千万别起身
透析中血压突然下降是最常见的危急情况之一,当血压骤降到 90/60mmHg 以下时,患者会出现头晕、心慌、眼前发黑、出冷汗等症状,严重时可能晕厥或意识模糊。这多因脱水量设置过多、血流速度过快,或患者本身血管弹性差、血容量不足导致 —— 透析时血液快速被引出体外,若脱水速度超过身体代偿能力,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减,引发血压下降。
✅ 应对步骤:一旦出现头晕等不适,要立即按铃呼叫护士,同时保持平躺姿势,用枕头垫高双腿(腿部高于心脏水平),通过体位调整增加回心血量,减少活动;迅速解开衣领、放松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此时千万别吃东西或喝水,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或引发呛咳;护士到达后会立即调低脱水量、减慢血流速度,必要时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补充血容量,通常 5-10 分钟后血压可逐渐回升,不适症状缓解。
⚠️ 重要提醒:透析过程中千万别突然起身,起身前先活动手脚、缓慢坐起,适应 30 秒后再站立;若透析中频繁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前兆,要及时告知护士,提前调整脱水量或血流速度,避免血压骤降。
2. 管路凝血:血液变紫黑,别自己动手
透析中若发现管路内血液颜色变深(呈紫黑色)、管壁出现血块附着,或机器持续报警 “静脉压过高”“血流异常”,可能是抗凝不足导致的管路凝血。凝血不仅会堵塞透析管路,导致治疗中断,更危险的是,形成的血栓可能脱落,随血液流动堵塞心、脑、肺等重要器官血管,引发心梗、脑梗等致命并发症。
✅ 应对步骤:发现凝血迹象后要立即通知护士,绝对不能自己动手调整管路、挤压血块或敲打机器,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血栓脱落或管路破裂;保持穿刺侧肢体不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凝血;护士会快速检查抗凝药剂量是否不足,通过追加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增强抗凝效果,同时调整血流速度;若凝血范围扩大、管路堵塞严重,需及时更换新的透析管路和滤器,千万别硬扛着等待治疗结束,以免血栓风险升级。
⚠️ 重要提醒:透析前要主动告知护士自己的凝血功能状态,如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或近期是否服用抗凝药,方便护士精准调整抗凝方案,从源头降低凝血风险。
3. 过敏反应:皮疹伴胸闷,10分钟内是黄金期
少数患者会对透析器(尤其是首次使用的新透析器)、透析液或管路材质过敏,过敏反应多在透析开始后 10-30 分钟出现,初期表现为皮肤瘙痒、全身红疹、眼睑水肿,严重时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喉咙发紧,这是最紧急的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因喉头水肿导致窒息。
✅ 应对步骤:出现过敏症状后要第一时间呼救,清晰告诉医护人员 “呼吸困难、身上起疹子”,明确表达不适部位;护士会立即停止透析,关闭血泵,更换新的透析管路和透析液,避免过敏原持续刺激;同时快速静脉注射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缓解过敏反应;家属此时要保持冷静,别给患者喂水、喂食或抓挠瘙痒部位,以免加重皮肤损伤或引发呛咳,注意保持患者周围环境通风,解开紧身衣物帮助呼吸。
⚠️ 重要提醒:首次使用新品牌透析器、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的患者,透析前一定要提前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加强观察;透析开始后若出现轻微瘙痒或皮肤发红,要立即告知护士,早期干预能避免过敏反应加重。
透析中的危急情况虽来势汹汹,但只要做到早发现、早呼救、正确应对,就能有效化险为夷。肾友和家属要熟记这 3 种情况的识别方法和应对步骤,最好把应对办法存在手机里或贴在透析记录本上,随时查阅。记住,透析治疗中的任何不适都不能忽视,及时呼救、配合医护处理,才能为安全透析保驾护航,关键时刻这些办法真能救命!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