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病率正在全球范围内攀升?其中,胃癌在我国高发!
202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胃癌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五位和死亡的第三位。
很多人都觉得,胃癌和饮食密切相关,注重饮食就能预防胃癌的发生。
但是,今天小凤Emma要告诉你的是,你的厨房中,还藏着一个诱发胃癌的元凶!
更危险的是,如果你是一日三餐顿顿不落,吃饭规律的人,反而更容易被癌症盯上!
厨房,竟是家中超强“致癌角落”?
为何说厨房是家中超强“致癌角落”?先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习惯:你是不是经常开发家里电饭煲的新用途?比如用它煮粥、煲汤、焖饭,恨不得开发出电饭煲的365种用法。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要格外注意了,你家的电饭煲,可能正在成为厨房中诱发癌症,尤其是胃癌的潜在威胁。
电饭煲最初的设计用途很简单,主要是焖米饭或煮粥。为了防止米饭粘锅,电饭煲的内胆涂层常采用特氟龙或陶瓷,这两种材质都具有耐腐蚀、耐高温且不易分解的特性。
小凤Emma:
但这一切安全的前提是:电饭煲内胆的涂层没有破损。
1****涂层破损,铝元素大量进入身体诱发癌症
正常来说,电饭煲的内胆大都是铝制成的,如果涂层破损,食物就可能直接与铝接触。
如果恰好你为了图方便,或者想少洗几个碗,选择用电饭煲做糖醋排骨、胡辣汤之类的饭菜,就容易导致铝元素大量进入身体。
因为这些菜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属于酸性食物。铝元素会在酸性环境下加速析出,直接进入你的身体,过量的铝元素可能导致细胞基因发生变化,从而增加癌症风险。
2****涂层破损,饭菜更易糊,产生致癌物
另外,如果涂层破损,不管你用电饭煲焖米饭还是做“快手菜”,直接接触破损部位的食物很容易焦糊,从而产生丙烯酰胺。
早在1994年,丙烯酰胺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物,同时,它还可能会产生神经系统毒性,并影响生殖能力和生长发育。
所以,如果你家的电饭煲的涂层已经破损了,小凤Emma建议,赶紧扔掉吧。
实际上,除了电饭煲,你家的厨房中,还有两个隐藏的致癌的凶手!如果你家有这两种厨具,千万要扔掉!
这两种厨具快扔掉,用久了会致癌!
1****不合格的黑色塑胶锅铲第一种隐藏在厨房的致癌刺客,就是不合格的黑色塑胶锅铲。
很多人家里都有塑胶的锅铲,不仅更轻便,而且清洗起来也方便。但是,如果你的塑胶锅铲是黑色的,就最好别用了。
为啥那么多颜色,就黑色的塑胶厨具不行?
2024年,英国《太阳报》报道,一项针对消费物品含化学元素的研究指出,包括锅铲、漏勺、剥皮器在内的不合格的黑色塑胶厨房用品中,都含有溴化阻燃剂,其浓度高达22800ppm。
小凤Emma:
研究人员估计,使用受污染的黑色塑胶厨房用具的人,每天平均会接触到34700 ppm的溴化阻燃剂。
当然,小凤Emma仔细研究了相关文献后发现,这项研究只针对了黑色塑胶制品,也不排除其他颜色的塑胶产品也会含有溴化阻燃剂的可能。
溴化阻燃剂已经被多种研究证实,会引发内分泌失调、神经毒性以及癌症风险。
2****不合格的不锈钢锅具
第二种致癌凶手就是不合格的不锈钢锅具。
不锈钢锅具可以说是厨房里最常见的锅具了。既耐高温,又不容易生锈,但是,如果不锈钢锅具不合格,就可能有致癌风险。
一些不合格的锅具,尤其是价格低廉的不锈钢锅,很可能暗藏隐患,比如可能会含有铅、镉、钴等有害重金属。
这些重金属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如果长期用这种锅具做饭,这些重金属就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渗入日常烹饪的食物中。
小凤Emma:
长期摄入这些重金属,可能会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潜在损害,甚至增加癌症风险。
说了这么多厨房中隐藏的致癌凶手,我们又该如何避免癌症的发生呢?
3步帮你避免致癌厨具!
针对我们提到的电饭煲、塑胶锅铲以及不锈钢锅具,小凤Emma为大家分别准备了防癌症的厨具挑选指南。
1****电饭煲
不想让电饭煲成为致癌凶手,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电饭煲的涂层。
所以,小凤Emma建议:
✅电饭煲用完后晾凉再清洗:骤热骤冷之后,涂层更容易脱落。因此,在用完电饭煲之后,最好先在室温放置一段时间,让内胆的温度降下来之后再倒入清水清洗。
✅不用内胆洗米:米粒在内胆中会撞击涂层,导致涂层脱落。
✅用柔软的洗碗布清洗:过硬的材质会刮伤涂层。
另外,如果你的电饭煲已经用了1年左右了,最好更换一下,因为很多时候,涂层细微的刮伤很难通过肉眼分辨。
2****锅铲
在购买塑胶锅铲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材质,认准包装上标注的“食品级 PP(聚丙烯)”,以及“食品级硅胶”的字样,购买大品牌,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小凤Emma:
千万不要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
3****锅具
在购买不锈钢锅具的时候,一定首选304、316级别的不锈钢,避免购买未标注钢号,或者价格过低的产品,这类锅具可能使用 201、202 等非食品级不锈钢,容易析出重金属。
来源: 凤凰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