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成年后涨度数是一件很小众的事情,但在社交平台上,好多人都说有此类情况。


△截图源于网络

很多人都产生了疑问:不是说成年之后度数就不涨了吗?

其实,成年后,近视度数依然会涨。尤其是现在的人免不了长时间对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会可能导致近视度数上涨。

所以,平时还是要注意保护眼睛。如果近视度数涨到600度以上,问题就不是看不清那么简单了。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

眼部疾病风险骤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只要近视,各类眼底疾病风险都会上升,无论度数高低。比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

不过通常来说,度数越低,风险越小,中低度近视的人总体来说风险不大,不用太慌。但一旦涨到600度以上,就比较危险了。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眼科学会(AAO)及我国《近视防治指南》均采用600度作为高度近视诊断标准。

为什么是600度?

近视度数与眼轴长度有关。一个近视到600度的人,眼轴长度会从正常的22~24毫米,涨到超过26毫米。

气球吹大了,会更容易破。眼轴拉长,眼球壁(视网膜、脉络膜)被拉伸变薄,裂开的风险便急剧上升。而600度就是眼球的风险临界值。


比如下图右侧图(b)是一个高度近视的人的眼底,有一些像裂开一样的纹理,这就是豹纹状眼底。

对比中低度近视的人,高度近视的人,各种眼部病变风险都会升高:

  • 高度近视患青光眼的风险要高近50%;
  • 高度近视需要做白内障手术的可能性要高17%;
  • 高度近视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5~6倍。

最极端的后果,便是失明。

基于北京等地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已取代青光眼,成为中国人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与此同时,研究表明,9.6%的高度近视患者最终会失明。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

生活会更加麻烦

当然,失明只是小概率事件。而生活中的种种不便,是每一个高度近视的人每天都在经历着的。

低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还能正常生活;但高度近视的世界是糊成一团的,不戴眼镜基本上举步维艰。就算戴上了眼镜,生活中也有很多限制。

大家可能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高度近视的人不能干这、不能干那。甚至吐槽说,高度近视的人去游乐园玩,只有旋转木马是安全的……

高度近视的眼球壁比较脆弱,极端情况下受到点外力冲击,这些膜就会裂开或脱落。像过山车、跳楼机、大摆锤等刺激项目,跳水、蹦极、滑翔伞等极限运动,这样的极端情况,会带来突如其来的眼压变化,眼球壁确实有可能遭不住。

不过,一般的运动还是可以做的。控制好强度和运动量,不要上升到剧烈运动的程度,惊扰到脆弱的眼球壁即可。

做近视手术有用吗

还有哪些保护眼睛的方法?

脆弱的眼球壁并不是近视矫正手术可以改变的。近视手术只是让你不再看不清,而无法改变你的眼球结构变化。

近视一般不可逆,但控制度数让它不要再涨,还是能做到的。

让我们一起看看

到底有哪些用眼的坏习惯造成我们近视和散光呢?使用电子产品这3个习惯很伤眼

1、侧躺在床上玩手机:

侧躺玩手机时,双眼与手机屏幕的距离、角度均不一致,长期保持这种姿势**会****导致双眼视力出现偏差,甚至诱发斜视或加重近视度数。**压迫一侧眼睛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加重眼部疲劳。
2、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

长时间玩电子产品会使眨眼次数明显降低,导致眼睛泪液分泌减少,引发眼睛干涩、红肿、刺痛。
3、在昏暗光线下关灯玩:

通常来说,用眼环境亮度要保证稳定又明亮,不能忽明忽暗或昏暗无光。比如关灯玩手机,瞳孔会放大以获取更多光线,从而增加青光眼急性发作和视网膜受损的风险。
啊啊啊居然每一条都狠狠戳中我了那我们应该怎么有效缓解和避免呢?来和团团一起接着往下看👀日常用眼养成良好习惯很重要

1、正确佩戴隐形眼镜:

对于隐形眼镜,每天佩戴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洗澡或游泳时不要佩戴。

2、遵医嘱使用眼药水:过度使用容易扰乱眼表微环境,进一步破坏泪液的成分和稳定性、加重干眼症状;部分“网红”眼药水为缓解眼红添加血管收缩剂或激素,使用不当有导致青光眼甚至失明风险,因此使用眼药水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规律作息:****护眼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眼部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眼疲劳。**4、勤洗手讲卫生:

未洗手直接揉眼极易将病原体带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感染疾病;应当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
如果目前你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切记好好珍惜,保护好双眼。
如果你已经是高度近视家族的一员,别太慌,但一定要记得多做一件事:一年一次的眼底检查,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眼部疾病发生的风险。

通过定期眼底检查的方式,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病变,便于医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如果你身边有高度近视的朋友,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提醒他们每年一次眼底检查。

来源: 福建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