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不仅可能导致肢体活动障碍,还会影响吞咽功能。许多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吃饭喝水时容易呛咳、食物残留在口腔内难以咽下,甚至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吞咽障碍不仅影响营养摄入,还会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家庭康复训练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显著改善吞咽功能,让每一口饮食更安全。

为什么脑卒中出现吞咽障碍?

吞咽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大脑、神经和肌肉的精密配合。脑卒中后,大脑控制吞咽的区域可能受损,导致咽喉肌肉协调性下降,食物或液体误入气管的风险增加。研究表明,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能够促进神经功能重塑,帮助恢复吞咽能力。因此,家庭训练不仅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的表现多样,轻微的障碍可能不易察觉,但以下几个信号值得警惕:进食时频繁咳嗽或清嗓,感觉食物卡在喉咙里,进食后声音变得浑浊,流口水增多,体重下降或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家庭训练方法,让吞咽更安全

家庭训练的目标是增强吞咽相关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改善进食安全性。以下是几种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练习。

1. 口腔肌肉训练

舌头和嘴唇的肌肉在吞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可以通过以下练习增强它们的灵活性:

**•舌头运动:**将舌头尽量向前伸,再缩回;然后向左右嘴角移动,重复多次。

**•嘴唇练习:**紧闭嘴唇,保持几秒后放松;或者做出吹口哨的动作,增强唇部力量。

这些练习能帮助改善食物在口腔内的控制能力,减少残留。

2. 咽喉肌肉强化训练

咽喉肌肉无力是导致误吸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锻炼:

**•空吞咽练习:**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做吞咽动作,模拟真实进食过程,增强肌肉记忆。

**•声门闭合训练:**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时用力做吞咽动作,然后咳嗽一下。这个练习能帮助加强喉部的保护机制,减少食物进入气道的风险。

3. 调整进食方式

除了主动训练,调整饮食策略也能降低吞咽风险:

**•选择合适的食物:**避免过于松散或粘稠的食物,如稀粥、果冻等,优先选择质地均匀、易于控制的食物,如软烂的米饭、蒸蛋等。

**•小口进食:**每口食物量不宜过多,充分咀嚼后再吞咽,避免匆忙进食。

**•保持正确姿势:**进食时尽量坐直,头部稍微前倾,这样能减少食物误入气道的可能性。

4. 呼吸训练

良好的呼吸控制有助于防止误吸。可以通过缓慢的深呼吸练习,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并在吞咽时更好地协调呼吸与吞咽动作。

坚持训练,效果看得见

吞咽功能的恢复需要时间和耐心,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持续训练才能看到明显改善。研究显示,规律的家庭训练结合专业康复指导,能显著提高吞咽功能恢复的成功率。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鼓励也非常重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坚持练习。

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家庭训练虽然有效,但如果吞咽困难持续加重,出现反复呛咳、发热或体重明显下降,应及时就医。医生或言语治疗师可以进一步评估,并提供更专业的康复方案,如电刺激治疗或个性化吞咽训练计划。

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家庭训练,大多数患者都能逐步改善吞咽功能,重获安全进食的能力。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并持之以恒地练习。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让每一口饮食都更安全、更安心。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段春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