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结论必须建立在可重复、可验证的实验基础上,容不得半点含糊。”8月15日下午,在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湘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魏志宇正高级工程师的这句话,为这场聚焦水产科研的宣讲定下了求真务实的基调。面对80余名街道、园区工作人员和企业科技工作者,魏志宇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奋力打造鱼米之乡》为题,用严谨的水产试验数据和直面问题的剖析,生动铺陈出一条水产科研的求实之路,让听众感知科学探索的严谨之道。
活动聚焦水产养殖一线,将科学家精神具象于试验田的数据分析中。魏志宇重点解读了“无草养虾”模式探索。他并未单向宣传成功,而是并置了两份详实的基地报告。“看石山堡的数据,”魏志宇指向图表,“在水质一致、均无草的条件下,采用特定方案的试验塘,虾在20天、25天、33天的平均重量显著高于对照塘。这证明科学管理在无草模式下可行。”清晰的变量控制和数据对比,初步展现了科研的严谨。然而,科学探索常遇波折。分析震燕合作社数据时,他坦诚展示初期试验塘生长不如对照塘。“对照塘大虾多?深入追踪发现是其遗留种虾数量远超试验塘所致。 新虾生长慢?关键锁定在pH值!” 他展示试验塘长期≥9.5的高pH值数据,“高pH导致钙沉淀,虾无法吸收,阻碍蜕壳——这是铁律!”
这份基于数据、追根溯源的过程,正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鲜活注脚。“发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科学家的责任,就是依据数据和现象,找出真实原因。”魏志宇强调。在震燕案例中,团队坚持分析水质、追溯差异、验证假设,最终锁定pH值核心问题。 后续通过补充氯化钙、控制水草密度稳定pH值,“试验塘虾生长速度显著提升,验证了尊重规律、用数据说话是唯一正途。”他的讲述,让求实精神从抽象理念落地为具体科研行动。
整场宣讲,通过呈现试验的成功与曲折,用数据揭示科学原理,树立了严谨标杆。活动还通过实践强化求真理念:国药动保胡博士现场演示小龙虾药残检测,将安全标准转化为直观结果;农品质量安全检测团队工作人员围绕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等专业问题与魏志宇进行探讨,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延伸至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沿实践中。
此场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武汉经开区科技创新局(科学技术协会)协办,武汉科技报、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湘口街道办事处承办的活动,成功将科学家精神扎根塘头。魏志宇用扎实的数据和求真态度,不仅普及技术,更通过真实案例让科学家精神可知可感。打造“鱼米之乡”乃至任何创新,尊重事实、严谨求证的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石。这份在数据中淬炼的求实精神,正通过市科协的平台,融入经开区(汉南区)科技工作者与基层干部的行动,为区域发展注入科学内核。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李翊轩
摄影:蔡子帏
编辑:郝好
来源: 武汉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