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推动着行业的发展与变革。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4年11月8日公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目录(第二批)》自发布之日起9个月后,即2025年8月8日起正式执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目录(第二批)》明确了9项禁止使用技术和14项限制使用技术,详见↓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砂模铸造铸铁管和冷镀锌管不能用了? 其中与广大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材料(限制使用)方面,特别指出给水或排水管道的砂模铸造铸铁管和冷镀锌管不得用于民用建筑工程。这一规定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砂模铸造铸铁管:逐渐被淘汰的 “老物件” 砂模铸造铸铁管在过去的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排水管道系统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
从生产工艺来看,砂模铸造铁管工艺较为复杂。在铸造过程中,砂芯不仅要承受自身重量,还要受到铁水的浮力,这极易导致砂芯产生挠度和弯曲。而这种变形会使铸管在整个长度上出现渣孔、气孔等缺陷,严重影响铁管质量。从实际使用情况而言,砂模铸造铸铁管的内壁相对粗糙,这使得污物容易附着堆积。想象一下,排水管道中如果有大量污物附着,就如同人体的血管被堵塞,水流速度会减缓,排水不畅的问题便会接踵而至。不仅如此,这类铸铁管的防腐性能较差,如果防腐处理不到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生锈。生锈不仅会进一步影响排水功能,还可能导致管道破裂,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与之相比,现代的塑料排水管、机制离心铸铁管等新型管材则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它们的内壁光滑,污物不易挂积,通水能力比砂模排水铸铁管大 10% - 26%。正因如此,各地建委早已陆续明令禁止在新建住宅项目中使用砂模排水铸铁管,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管材。此次住建部将其列入限制使用技术目录,进一步表明了淘汰这类落后管材的决心。
冷镀锌管:健康与质量的双重隐患 冷镀锌管,曾经也是住宅给排水管道的 “常客”,但如今却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冷镀锌管实际上就是电镀锌管,其镀锌量很少,一般只有 10 - 50g/m²。这种较低的镀锌量使得它的耐腐蚀性与热镀锌管相比相差甚远。正规的大型镀锌管生产厂家,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大多不会采用电镀锌(冷镀)工艺。然而,一些规模小、设备陈旧的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仍在使用这种落后的工艺,这也导致市场上部分冷镀锌管质量参差不齐。
从使用效果来看,冷镀锌钢管的镀锌层是电镀层,与钢管基体独立分层,且锌层较薄,只是简单地附着在钢管基体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接触水、氧气等物质后,锌层很容易脱落。一旦锌层脱落,钢管基体就会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极易生锈。当冷镀锌管用于给水管道时,生锈带来的问题更为严重。一方面,管内生锈会产生大量锈垢,这些锈垢不仅会污染洁具,让水龙头流出的水变黄,影响美观,还可能夹杂着在不光滑内壁滋生的细菌。更为关键的是,锈蚀会导致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冷镀锌管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钢材,并且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在如今倡导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其劣势愈发明显。
早在 1999 年 12 月,国家建设部等四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监局、建材局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建住房〔1999〕295号),规定自 2000 年 6 月 1 日起,在城镇新建住宅中,淘汰砂模铸造铸铁排水管用于室内排水管道;在城镇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用于室内给水管道,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限时禁止使用热镀锌钢管。同时大力推广符合标准的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新型塑料管及塑料复合管等管材。此次住建部将砂模铸造铸铁管和冷镀锌管列入民用建筑工程限制使用材料目录,是对过往政策的延续和强化,旨在进一步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和建筑工程质量。
住建部发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目录(第二批)》中对砂模铸造铸铁管和冷镀锌管的限制,是基于对建筑工程质量、居民生活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这一规定不仅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淘汰落后技术和材料,促进新型优质管材的应用与发展,还将为广大民众创造更加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在未来的民用建筑工程中,无论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还是设计单位,都应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共同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 数智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