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什么?

百日咳,又称鸡咳、鸬鹚咳,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菌(或称为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吸气有特殊“鸡鸣”样高亢声,夜间加重并可伴有呕吐,病程较长,可持续2至3个月,因此得名百日咳。

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通常为5至21天,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内均有传染性,特别是在潜伏期末至发病后2至3周内传染性最强。人类是百日咳鲍特菌的唯一宿主,该病菌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日常常见的消毒剂如75%乙醇、过氧化氢等可有效灭活。

百日咳如何预防?

预防百日咳,关键在于接种疫苗。适龄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DTaP),以降低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接种时间为3、4、5月龄和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早产儿建议按照实际月龄开始接种。如未按推荐年龄完成接种的应尽早补种,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4至6岁学龄前儿童可加强接种1剂次疫苗。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也是有效预防百日咳的方法。对于未接受过疫苗注射的体弱婴幼儿,在接触百日咳患者后,可注射含抗毒素的免疫球蛋白预防。

百日咳如何合理用药?

一旦确诊百日咳,应尽早开始抗生素治疗,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并降低传染性。常用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1. 阿奇霉素:首选口服给药,每日一次,疗程5天。阿奇霉素能抑制百日咳杆菌的生长和繁殖,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结构达到抗菌目的。不同年龄段的用药剂量有所不同,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红霉素:口服给药,疗程14天。红霉素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3至4小时)与水同服,不推荐用于新生儿。

3. 克拉霉素:口服给药,疗程7天。克拉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同样,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段调整用药剂量。

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者或治疗无效者,2月龄以上儿童和成人可首选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治疗,2月龄及以下婴儿建议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左氧氟沙星可以作为成人患者的替代选择。

除了抗生素治疗外,对症治疗也至关重要。对于咳嗽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使用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减轻咳嗽;使用祛痰止咳剂如氯化铵帮助排痰;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舒张药可用于特别严重的情况,以促使支气管舒张、缓解咳嗽。

百日咳的日常护理事项?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空气新鲜,避免一切可诱发痉咳的因素。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也非常重要,应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及钙剂。

百日咳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家长应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持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加强疫苗接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百日咳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 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