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吸到发音:构音障碍家庭康复指南

一、什么是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发音器官肌肉协调问题或发育异常导致的发音困难,表现为说话吐字不清、发音不准。常见症状包括:把"婆婆"说成"伯伯"、 "姑姑"说成"嘟嘟"及音调异常或发音含糊不清等。

二、居家训练的重要性

专业语言治疗配合居家训练效果更佳。每天1-2小时的居家训练可以:巩固专业治疗的效果

- 加速语言功能恢复

- 将训练融入日常生活

- 节省医疗资源和经济成本

三、简单有效的居家训练方法

1. 呼吸训练(言语的动力基础)

腹式呼吸练习:平躺,一手放腹部,一手放胸部,用鼻子吸气时让腹部鼓起(胸部不动),用嘴缓慢呼气,腹部自然回落,每天练习2组,每组10次。

趣味练习:

- 吹泡泡:控制气息使泡泡大小均匀

- 吹蜡烛:从近距离开始,逐渐拉远

- 吹纸片:保持纸片在墙面不掉落

  1. 唇部训练(改善b/p/m发音)

基础练习:

- 噘嘴-咧嘴交替(像说"wu"-"yi")

- 抿嘴笑:保持微笑5秒

- 鼓腮练习:吹胀两腮保持5秒

趣味方法:

- 用吸管吹水中的泡泡

- 嘴唇夹住压舌板保持不掉

- 对着镜子做各种夸张嘴型

  1. 舌部训练(改善d/t/n/l/g/k发音)

基础练习:

- 舌尖舔上下唇一周

- 舌尖顶住上齿背保持5秒

- 舌头在口腔内左右移动

趣味方法:

- 用舌头接住放在上唇的果酱

- 舌尖顶住勺子保持平衡

- 模仿蛇吐信子的动作

4. 下颌训练(改善开口度)

基础练习:

- 夸张地张闭口(像打哈欠)

- 下颌左右移动

- 轻轻咬合牙齿

  1. 发音练习

从易到难原则:

1. 先练习单音:a、o、e等元音

2. 然后练习简单音节:ba、pa、ma

3. 再过渡到词语:爸爸、妈妈、爬爬

4. 最后练习短句

实用技巧:

- 对着镜子观察口型

- 录音后对比正确发音

- 从慢速开始,逐渐加快

训练注意事项

1. 环境选择:安静、无干扰的环境

2. 时间安排: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3. 情绪管理: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4. 循序渐进:从简单开始,逐步增加难度,避免过度练习及过度通气等

5. 记录进步:用笔记本记录每天的练习内容和进步

特别提示

- 训练前应到医院排除听力、智力等问题

- 儿童训练要寓教于乐,避免变成负担

- 成人患者需保持耐心,进步可能较慢

- 如出现不适或疲劳,应立即停止训练

语言康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家人和治疗师的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的居家训练能显著提高构音障碍的康复效果!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及治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作者: 康复一科 孟然

来源: 康复天使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