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繁华都市的街头巷尾,或是蜿蜒乡间的小道两旁,总有那么一些花草树木,安静地生长着,它们不张扬、不喧嚣,如同低调的隐者,悄然融入周围的景致之中。每一株花草、每一棵树木都像一本等待被翻开的书籍,隐藏着无数的价值与秘密,蕴含着大自然赋予的别样魅力。它们有的是天然药材,能治愈疾病;有的是生态守护者,维持大自然的平衡;还有的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见证人类的历史变迁。

希望在这看似平凡却又浩瀚的植物世界里,能探寻它们背后的价值与秘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的一种——构树。

构树,是桑科构属的高大乔木或灌木状植物,在中国南北各地广泛分布,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一、构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

(一)形态特征

树形:高可达16米,树皮暗灰色,小枝密被灰色粗毛。

叶片:宽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尖,基部心形或平截,边缘具粗锯齿,表面粗糙,背面密被绒毛。

花果:雌雄异株,雄花序粗壮,雌花序头状;聚花果球形,成熟时橙红色,肉质,瘦果具小瘤。

花期与果期:花期4-5月,果期6-7月。

(二)生长环境

构树的适应性:喜光,耐干旱瘠薄,也能生长于水边,多见于石灰岩山地、酸性土及中性土壤。

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南亚北部、东南亚、东亚也有分布。

生态特性:根系发达,萌芽快、分蘖强,能同时适应北方寒燥和南方暖潮气候,病虫害少,是典型的先锋植物。

二、构树的药用价值

构树是传统中药材,全身可入药,功效广泛显著。

(一)清热凉血

构树性凉,能清泄血热,常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肠道疾病,以及吐血、衄血等出血症状,可缓解热毒、促进好转。

(二)解毒消肿

含黄酮类、多酚类等活性成分,能加速毒素分解代谢。可治毒蛇咬伤等外伤,外敷能解毒消肿止痛;也能治疗痈肿疮毒等皮肤疾病及痔疮。

(三)补肾壮阳

构树籽(楮实子)可改善肾功能,缓解肾虚症状,还能强筋壮骨、疏通经络,减轻风湿痹痛等。

(四)利尿消肿

构树皮能排出多余水分和盐分,减轻肿胀,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等症状,辅助治疗水钠潴留。

(五)祛风湿

构树皮可缓解筋骨酸痛、风湿痹痛,减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胀。

(六)止血

构树皮能止血,可用于治疗肠风血痢等出血症状,减少血液流失、促进愈合。

(七)抗氧化

构树果实含黄酮类、多酚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降低慢性炎症概率,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三、构树的食用价值

(一)直接食用

成熟构树果实酸甜爽口,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可提供能量,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维生素和无机盐参与生化反应,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

(二)加工制品

构树果实可经物理压榨制成天然多功能饮料,也能用于酿酒、制酸奶、糕点、糖果等。

(三)特色吃法

1.蒸构树叶:洗净控干加面粉拌匀,上锅蒸10分钟,加调料拌匀。

2.炸构树花:洗净沥干裹干面粉,油炸至金黄酥脆。

3.凉拌构树叶:洗净焯水,加调料拌匀,酸辣开胃。

4.构树花炒榨辣椒:花穗与腊肉、榨辣椒同炒,清香与香辣结合。

5.构树叶烙饼:剁碎与面粉等混合,小火慢烙。

6.构树叶玉米包:玉米打泥加糯米粉,构树叶包馅蒸制。

7.构树豆腐:构树叶打糊,加草木灰水熬煮,放凉后凝结,可搭配多种食材食用。

四、绿化带、公园的构树果实

可以吃吗?

绿化带、公园的构树果实不建议食用。

(一)环境污染风险

1.重金属超标:种植在绿化带或公园的构树,具有净化环境、吸收汽车尾气中铅、镉等重金属的作用。因此,这些构树结出的果实,重金属含量可能普遍超标,食用后会对身体健康有害。

2.农药残留:夏季是病虫害多发的季节,园林观果类植物的病虫害用药与食用果树的用药有所不同。绿化带、公园的构树可能喷洒了对人体有害的农药,果实上残留的毒性较大,不宜食用。

(二)果实品质问题

1.口感酸涩:城市园林植物以观赏为主要目的,绿化景观树结出的果实属观赏果,与日常食用果区别较大,口感酸涩,营养价值不高。

2.易沾染杂质:构树的果肉完全暴露且排列疏松,很容易沾染灰尘、毛絮等杂物,难以清洗和保存。食用这样的果实,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三)采摘行为影响

1.损坏绿化树木:在采摘构树果实的过程中,常会折断树枝,不仅损害了树木生长,而且对其树冠、树形也是一种很大的破坏。

2.存在安全隐患:采摘构树果实时,可能需要攀爬树木或进入危险区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食用注意事项(即使食用也需谨慎)

1.选择成熟果实:未成熟的构树果实口感酸涩,且可能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成分;腐烂的果实则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微生物,食用后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因此,应选择成熟度适中、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果实食用。

2.清洗干净:在食用前,应对构树果实进行仔细清洗,以去除表面的灰尘、农药残留或其他杂质,确保食用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3.适量食用:过量食用构树果实可能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4.过敏体质者慎食:构树果实中的某些蛋白质或其他成分可能成为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在食用前应谨慎进行过敏测试,若已知对构树果实过敏,则应严格避免食用。

5.肠胃功能较弱者慎食:构树果实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食用后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特殊人群咨询医生:孕妇及特殊体质人群在使用构树果实前最好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

五、构树的生态价值

(一)固土保水

它主根粗壮、侧根分布广、穿插力强,能深入地下吸水吸营养,牢牢固定土壤。在水域周边种植,护坡效果显著,可减少水土流失对水域生态的影响。

(二)净化空气

构树抗污染能力强,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能在污染区生长。其枝叶繁茂、叶片粗糙,可吸附尘埃和污染物,还能减少酸雨生成和腐蚀。

(三)修复生态

它能从土壤中转移大量重金属,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恢复生态环境。

(四)适应性强

构树耐干旱、贫瘠、盐碱,能在恶劣环境生长,拓展绿化空间,是城乡绿化重要树种,能快速形成景观、提高空气质量。

(五)维护生物多样性

构树为许多鸟类和昆虫提供栖息地,促进食物链和生态链稳定,维护生态平衡。

六、构树的经济价值

(一)造纸原料

其韧皮纤维含量达70%,木纤维67%,纤维细长且韧性强,是高级造纸原料,所造纸张质地优、耐用,树皮还能制作人造棉,柔软透气。

(二)优质饲料

嫩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丰富,牲畜食用后肉质鲜美、生长快,能降成本提效益。杂交构树多项营养指标高于“饲料之王”苜蓿草粉。

(三)药用价值

乳汁、叶、种子、根皆可入药,果能补肾强筋,皮可利尿消肿,根能消炎止痛,还含改善记忆等成分。

(四)食用价值

食用历史久,果可制饮料、酿酒、做糕点;嫩叶可作野菜,还能加工成茶饮、面条等;花可加工成花茶、果冻等。

(五)生态经济双赢

它适应性强,是生态修复理想树种,种植后可带动饲料加工、食用产品开发等产业发展。

七、构树的文化价值

民间应用与趣闻

(一)构树的文化价值

1.历史文献印记:构树见于《诗经》《山海经》等典籍,贯穿中华文明脉络。如《诗经·小雅》以“爰有树檀,其下维榖”记其与檀木共生,体现先民生态认知。

2.造纸术载体:东汉蔡伦以构树皮改良造纸术,制成“楮纸”,承载《三国志》等典籍,北宋更用于制作世界最早纸币“交子”,推动经济变革。2014年,其传统造纸技艺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非遗。

3.服饰文化见证:海南黎族至今以构树皮制“綌衣”,工艺可溯至新石器时代,需经浸泡、捶打等12道工序,为研究早期服饰史的重要活化石。

4.文学意象表达:苏轼《宥老楮》以“肤为蔡侯纸,子入桐君录”赞其全株价值,民间传说中“断子绝孙树”承载农耕敬畏,“构树成精”折射万物有灵信仰。

5.生态智慧转化:构树耐贫瘠、根系发达,从“恶木”转为荒山绿化先锋,体现“天人合一”思想实践。

6.跨文化交流:构树英文“Paper Mulberry”显其造纸影响,技术经丝绸之路传至日本、朝鲜及中美洲,成为中华文明外传物证。

(二)构树的民间应用与趣闻

1.民间应用:生存智慧与生活美学

灾荒时,构树穗状雄花(构穗)是“救命粮”,春季裹面粉蒸食,软糯如肉;夏季果实(假杨梅)酸甜,可酿酒或直接食用,民间有“构棒蒸食比肉香”之说,果实还有“补肾明目”的药用价值。构树叶背面沙质,去油污强,堪称“纯天然洗碗布”;树皮纤维细长,搓绳耐用,用于捆绑或制工具;果实汁可染布,叶汁治皮肤病,断枝乳汁能止痛消肿。构树叶蛋白质含量高,是猪、牛、羊的优质饲料,猪食后贪睡长膘,鸡食后产蛋率提升。现代养殖业中,杂交构树饲料已形成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

2.趣闻轶事:从“恶木”到文化符号

构树因生命力强、繁殖快,常与农作物争养分,被戏称“断子绝孙树”,但其能固土保水,是生态修复的“先锋树”。传说王莽追刘秀时,刘秀藏身构树林,构树掩护其脱险。刘秀称帝后误封柿树,构树“气炸”长疙瘩,反映民间对其生命力的敬畏。北宋苏轼曾欲砍构树,后细数其用途,作诗《静言求其用》,称构树“肤为蔡侯纸,子入桐君录”,最终放下斧子。东汉蔡伦以构树皮改进造纸术,纸张细腻坚韧,技术经丝绸之路传至海外,构树皮成为中华文明外传的媒介。海南黎族用构树皮制衣,需经12道工序,是研究早期服饰史的活化石。

3.文化象征:坚韧与奉献的精神图腾

苏轼、朱熹等文人以构树入诗,赞其“不材之用”,诠释“处乎材与不材之间”的哲学。构树象征“顽强不屈”,不择土壤、抗污染、耐干旱,能从石板夹缝中生长,是逆境生存的典范。其“不挑环境”的特性,被解读为谦逊品格,成年后含构胶,忍受年复一年的砍凿,却“忍辱负重、从不怨天尤人”。

来源: 公众号:默然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