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的九月太阳还带着夏天的脾气,孩子们“收心”可对家有多动(ADHD)或抽动(TD)宝贝的爸妈来说,这时候更像在闯一关关“隐形陷阱”:抽动娃突然眨眼睛、清嗓子的频率变高了,多动娃的作业本又被撕得满地都是…… 别慌!这份专为特殊宝贝定制的 “闯关攻略”,从调整作息到给情绪“降温”,陪你稳稳接住开学第一波挑战。
为啥开学成了 “闯关难点”?两个 “小埋伏” 要注意
① 生活节奏 “急转弯” 太刺激
假期里孩子窝在沙发上追剧、打游戏,突然要切换到“上课坐端正、发言要举手” 的模式,多动娃的大脑就像被塞进太多任务的手机,一下子 “卡壳” 了;抽动娃呢,压力一大,身体里的 “紧张激素” 就变多,肌肉忍不住抽动的次数也跟着往上飙。
② “秋老虎” 还在添乱
闷热的天气像给神经 “加了把火”:抽动娃本来就容易因为燥热 “上火”,这下眨眼、耸肩更频繁了;多动娃的注意力本来就像只调皮的小鸟,一热就更坐不住,听课像在 “抓蝴蝶”—— 抓着抓着就跑远了。
发育门诊的医生说,开学两周后,抽动症宝贝来复查的次数增加了三成,作业太多、怕和同学处不好,都是让他们更紧张的 “催化剂”!
三周“闯关计划”:一步一步稳着来
第一周:让身体先“醒醒盹”
• 抽动娃这样做:每天留30分钟“安静时间”—— 拼拼乐高、听听下雨的白噪音,让神经别那么“兴奋”;吃的方面要躲开油炸食品和巧克力(它们像“小火苗”,容易让孩子 “上火”),换成冬瓜汤、雪梨水,清清爽爽才舒服。
• 多动娃这样做:用“番茄钟” 给任务“分段”—— 学25分钟,就疯跑5分钟,把多余的精力“发泄” 掉;书桌也要“减减肥”:只放铅笔和作业本,花花绿绿的贴纸、玩具都收起来,眼睛不被打扰,注意力才能更集中。
第二周:提前“彩排” 开学日常
• 作息慢慢调:每天早睡 15 分钟、早起 15 分钟,一点点靠近上学的时间,不然开学那天孩子可能像 “没睡醒的小僵尸”,啥都反应不过来。
• 先和同学 “热热身”:约几个同学去公园野餐吧!在开阔的地方玩,孩子压力小。让多动娃试试 “轮流说话”:别人讲的时候认真听,自己讲的时候慢慢说;抽动娃也能在玩的时候,悄悄适应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
• 用 “新文具” 攒攒劲儿:带孩子挑喜欢的文具!多动娃可以用荧光贴纸标出课本重点,抽动娃可以带个软软的减压玩具,紧张的时候捏一捏,能舒服点。
第三周:和 “秋老虎”斗智斗勇
• 给身体“降降温”:书包里放个小风扇、冰毛巾,教室座位尽量别选晒到太阳的地方 —— 太热了,孩子的神经会更敏感,小动作也容易变多。
• 突发情况有办法:
◦ 抽动娃突然眨眼睛、清嗓子变频繁?递给他一个温温的蒸汽眼罩,轻轻按按眉头的攒竹穴、两边的太阳穴,能帮他放松下来。
◦ 多动娃上课坐不住?在脚踝绑个 0.5 公斤的小沙袋,悄悄增加点 “重量感”,躁动的劲儿就能慢慢稳住啦。
爸妈要盯紧:这些信号是 “闯关预警”
|| ||
小提醒:如果抽动娃突然捂耳朵、怕吵,或者多动娃忘带东西的次数变多,赶紧启动 “减压日”—— 哪怕请半天假,带他去踩踩水坑、捏捏泥巴,也比逼着他 “不许闹” 管用10倍!
和老师 “组队闯关”:三句 “通关密语”
• 跟班主任说:“孩子可能需要多一点时间反应,比如您说‘收玩具’,等 5 秒再让他‘拿课本’。如果他抽动得厉害,能不能让他去走廊喝口水缓缓?”
• 夸孩子要具体:“刚才你听妈妈说话没插嘴,太厉害了!”(比起 “你真棒”,孩子更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
• 对自己说:“乱一点也没关系”—— 抽动娃哼几声不是故意捣乱,多动娃走神也不是偷懒,他们只是需要更特别的 “闯关方式”。
最后想说:每个宝贝都是 “独特小引擎”
发育医生发现:多动娃的“发散思维”其实是创造力源泉,抽动娃的“高敏感”其实是特别会体谅别人天赋。就像总爱抖腿的ADHD男孩,长大后成了敢挑战极限的运动员;爱眨眼的抽动症女孩,现在是能画出细腻画面的插画师——他们的大脑只是 “布线” 和别人不一样,说不定藏着更厉害“功能” 呢。
开学不是闯不过的难关,是让孩子学会和自己的 “小特别”好好相处的开始。毕竟,那些能改变世界的人,从来都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呀。
来源: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