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银川市第二中学-张益凡-辅导老师:王霄男
“Z星系计划喜报频传,人类是否将彻底解决饥饿问题?”“据悉H星试种水果将于不久上市,其举引发广泛热议。”“我国将派遣新一批驻星技术人员,预计将于下月出发。”……“今天的早间新闻播报完毕,感谢收看!”
“曙光,关掉光幕投屏吧。播送一下今日天气。”
“今日是1月21日,农历腊月三十。天气状况较好,请您注意添衣。”
墨星河收拾妥当便准备出门了,街上已然处处洋溢着新年气息。呼叫了定制轻轨后,坐在舱室里,他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近日国际局势尤为紧张,面对如今日益严峻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各国在前些年便开启了对太空农业的探索与实验。所幸如今喜报频传,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问题与挑战。霸权主义盛行加上各国之间摩擦不断,给太空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时最近我国用于研究的6号实验星发现不明生物讯息,科学家正竭力破译。
墨星河负责的则是7号实验星,作为一颗被新开垦的星球,我国计划将其作为经济作物种植基地。然而,7号实验星本身条件却存在着不足──表层土壤贫瘠,盐碱化问题严重,同时光照严重不足。作为这方面的专家,墨星河最近可谓是工作量巨大,他负责植物的基因编辑技术,为了使植物更加适应生长环境,尤其是外星环境,人类的基因编辑育种技术日益迅猛发展。为了早日攻克这一难题,他已经连续多日没有休息好了。他在尽力研究的同时深知这不仅是一次科研攻关,更是祖国对于他的殷切希望。太空国际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当时新中国建国初期深受他国技术封锁,墨星河的爷爷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名科研工作者,他总是摸着年幼的星河的头,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再累再难也要研究出来,别的国家不让我们造,我们非要造出来让他们看看!正是爷爷的这种言传身教,墨星河长大毅然选择了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报效祖国。窗外闪过站台上为了庆贺新春快乐悬挂的一个个红灯笼,墨星河依稀听见站台上因家人团聚传来的欢笑声,他忍不住嘴角也跟着上扬。
到站后,墨星河直奔实验室。今天是除夕,但大家为了早日攻克科研难题,都仍然在实验室忙碌。虽然大家极少闲谈,但他们都知道大家都有着相同的信念。“第95批次试验品状况如何?”“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在早期培育后放入实验环境仍未达到理想结果。产量与在地球对照组相差巨大……”“新的药剂分析写好了吗?“还在写,争取今晚就完成。”“无人基地系统构建情况如何?”“和信息组的合作正稳步推进,预计一个月左右完成。”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等到墨星河伸腰准备休息一会时,已经快到凌晨。他收拾东西走出实验室时,城市新年的钟声刚好敲响。“三!二!一!过年啦!”人群幸福的声浪充斥着大街小巷,墨星河置于人群的海洋里,汇聚成新年的祝福……
多日后一则新闻登上热搜,“七号实验星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将计划在上面种植经济作物”,而此时墨星河所在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在黑夜里显得如此耀眼,像天空中的某颗星球,也像人们矢志不渝的信念。
来源: 宁夏科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