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在重庆渝中区的中心地带,庄严的人民大礼堂对面,中国三峡博物馆坐落于此,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在此处落笔。馆内珍宝如云,置于历史长河中,巴山渝水的千年沧桑便像一幅画卷一样缓缓展开。在众多文物中,有一件造型奇特的陶器,瞬间抓住了我的目光:它是一只双翅平展,外形呆萌的“鸟”。陶器以人形居多,鸟形极为罕见。所以,这只“鸟”成了博物馆中的明星,被誉为“巴渝神鸟”。

巴渝神鸟的现世,带我们走进一场跨越古今的邂逅。在2001年10月,于丰都袁家岩秦家院子墓群,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挖掘着,直到他们发现了一地散落的陶片,而当拂去尘土将散落在一起的陶瓷碎块拼接之后,引入眼帘的是一尊怪异的鸟型陶器。这尊陶鸟高31.7厘米,翼长51.2厘米,宽13.5厘米,是由泥质红褐陶制作而成。鸟头上有一个圆盘,鸟的嘴里衔着一枚圆珠,可是鸟的尾部却不知所踪,留给后人的只有无限的遐想(图1)。

图1. 收藏于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巴渝神鸟” 图片来源:网络

这尊罕见的陶器在考古界引起轰动,可见这只陶鸟的双翅平展,做振翅欲飞状,其造型非常独特,在之前出土的文物中,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造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图2)。它究竟是一只什么鸟?这也十分具有争议性,有人认为它是凤凰,但也有人认为它是精卫鸟,又或是比翼鸟。但精卫鸟背后凄美的传说故事让精卫鸟成为了一种冤鸟,在墓葬中,这种象征含义似乎不太合适。那这尊陶鸟是否是比翼鸟呢?比翼鸟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常象征着夫妻恩爱,永不分离。但比翼鸟通常成双成对出现,而且造型中的圆盘,衔珠与比翼鸟无关。曾有文献提到过凤凰衔珠,结合凤鸟作为古代巴文化的古老图腾之一,象征着吉祥,高贵,奋发向上的精神,大众所认可的看法是这尊陶鸟以凤凰为原型制作而成。

图2. 以“巴渝神鸟”为原型制作的艺术品 图片来源:网络

人们发现,展翅欲飞的“巴渝神鸟”与重庆这座自强不息的巴渝古都气质契合。多年后,设计师以巴渝神鸟为原型设计出展示重庆人文精神的“火凤凰”标志。设计师蔡跃宏在一个午后一边注视着巴渝神鸟的图片,一边在地图上勾勒,而重庆地图勾勒所展现出的线条与巴渝神鸟的形象不谋而合,串联起重庆的所有区县:一只凤凰便跃然于纸上。此图案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姿态优美、比例协调”,更重要的是与现实重庆的生态、人文、经济和城市的功能基本对应吻合,尤其令人鼓舞的是“由四十个城市节点形成的这只火凤凰”符合直辖新重庆的核心理念:“资源整合,齐心协力,吉祥腾飞”。后来这只火凤凰长久以来和重庆一起成长,并作为标志为大家所熟知(图3)。

图3.象征重庆人文精神的“火凤凰” 图片来源:网络

巴渝神鸟,这件古老的陶器,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文化符号。它见证了重庆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巴渝人民的精神追求。尽管关于它的谜团还有很多,但正是这些未解之谜,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它如同一位沉默的智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聆听它诉说更多的故事。 在重庆的街头巷尾,巴渝神鸟的形象随处可见。它不仅出现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更融入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重庆的历史文化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每一次凝视巴渝神鸟,都仿佛能感受到那股从远古而来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前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传奇故事。

来源: 天生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