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戏水当属消暑乐事。然而一名五岁女孩原本只是和家人享受了一次普通的戏水之旅。谁能想到,短短几天后,出现低热、头痛、呕吐。最终被诊断为阿米巴原虫导致的颅内感染,病情危急。

戏水,为何会变成吞噬生命的猛兽?今天,来看看这位闯入大脑的不速之客究竟是谁,又该如何守卫身体最宝贵的司令部。

颅内感染—大脑的不速之客

大脑作为机体的中央处理器,被包裹在坚硬的颅骨中,其中还有脑膜和血脑屏障构成的防火墙层层守护,可谓是戒备森严。然而,总有一些狡猾的入侵者能突破这重重防线,在这片领地兴风作浪,引发炎症反应,这便是颅内感染。

这些胆敢攻击人体司令部的犯罪团伙,成员可不少:

**细菌:**它们是颅内感染中最常见的惯犯。比如,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等,其可通过多种途径潜入。有时,还会搭上血液循环的顺风车,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比如肺部长途奔袭而来;还有时候,则会搞近水楼台,从邻近的感染区域,比如中耳炎、鼻窦炎的病灶,悄悄挖地道透进去。


**病毒:**相比于细菌的明目张胆,病毒更像是行踪诡秘的幽灵。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乙脑病毒等,都可能引发病毒性脑炎。它们悄无声息地侵入神经细胞,在内部进行破坏。

**真菌:**这类入侵者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在健康人强大的免疫系统面前,其通常无计可施。可一旦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比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者,或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真菌就会趁虚而入,引发真菌性脑膜炎。

**寄生虫:**这是最罕见,也往往是最凶残的一类刺客。阿米巴虫便是其中之一,其生活在温暖的淡水湖泊、河流和温泉中,当人们在这些水域游泳或嬉戏时,若含有阿米巴原虫的水进入鼻腔,它便可能沿着嗅觉神经,一路爬进大脑,以脑组织为食,引发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其进展极为迅速,死亡率极高。

警报拉响!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

颅内感染早期的“三联征”最为经典:**剧烈头痛、发热、呕吐。**这是由于病原体的入侵导致炎症,脑组织水肿,使得原本空间有限的颅腔压力急剧升高。而高压状态会刺激痛觉神经,引发头痛;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刺激到控制呕吐的脑干,造成喷射状的呕吐。


如果忽视了这些早期警报,患者可能出现颈部僵硬,也就是难以低头让下巴碰到胸口、畏光、烦躁不安,甚至抽搐、意识模糊、昏迷等更严重的症状。这些信号表明,大脑的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情况万分危急,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和婴幼儿的求救信号可能不典型。他们可能不会表现出典型的头痛症状,而是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烦躁、食欲减退。对于婴儿来说,家长尤其要注意观察其囟门是否异常饱满或隆起,这也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标志。

如何守卫我们的大脑?

**首要任务是防范食脑虫。**在炎炎夏日准备水上活动时,要选择正规、卫生有保障的游泳池。避免在未经处理、水温偏高的池塘、温泉中游泳、潜水,在水中玩耍尽量不要将头部浸入水中,必要时使用鼻夹等工具。

**主动出击,接种疫苗。**疫苗是抵御细菌和病毒性颅内感染最强大利器。按时为孩子接种流脑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乙脑疫苗等,能够有效预防多种常见的致病菌和病毒入侵。

**处理好头面部的邻里关系。**人体的五官相通,一个部位的感染很容易蔓延。因此,一旦出现中耳炎、鼻窦炎、乳突炎或者严重的牙周感染,一定要及时、彻底地治疗,不要拖延,以免给病原体留下可乘之机。

**巩固自身防御力。**归根结底,强大的免疫系统是抵御一切疾病的基石。保持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提升免疫力、让病原体无隙可乘的根本之道。

阿米巴脑膜脑炎虽然凶险,但也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我们大可不必因此对所有水上活动都感到恐慌,从此“谈水色变”。而是在于了解风险,并学会科学地规避。这样才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将那些“隐形杀手”拒之门外。

来源: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