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小王姑娘近来经常感觉容易疲劳,稍稍活动就觉得双腿麻木,休息一下才会好转,还时不时感觉脖子有隐隐的疼痛。小王姑娘想着吃点止痛药缓解一下,但是疲劳和疼痛的感觉还是时常出现,于是来到医院就诊。门诊医生查体后发现小王一侧手臂的脉搏竟然异常微弱到几乎摸不到的程度,两侧手臂的血压相差很多。医生告知,她可能是得了一种叫“大动脉炎”的疾病,而这种病还有另一个俗称——“东方美女病”。

什么是“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是一类慢性血管炎性疾病,主要影响主动脉和它的各个分支。主动脉是人体中保证全身从头到脚各个器官供血的最大血管,连接着心脏、肺脏、肾脏、脑部等多个重要器官,可谓是人体最主要的“命脉”。大动脉炎会导致血管增厚、狭窄甚至闭塞,常常会引起相应脏器的供血不足,严重时甚至导致器官缺血、坏死。
之所以“大动脉炎”又称为“东方美女病”,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尽管这个疾病发病率并不高,在东亚人群中的发病率却远高于欧美人群,尤其以中青年女性更为多见。

“大动脉炎”的提示信号

对于中青年人,特别是年龄在40岁以下的女性患者,如果出现以下表现时,需要警惕“大动脉炎”的可能性,符合的项目越多,越需要格外警惕。
1. 不明原因的疲劳感、发热、体重下降;2. 脉搏搏动减弱甚至消失;3. 双侧上肢血压的测量值相差>10mmHg;4. 反复头晕、头痛,不明原因的视力减退;5. 四肢不明原因的无力、麻木或疼痛感;6. 反复颈部疼痛、颈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7. 不明原因的血压升高或降低。

尽早风湿免疫科就诊

大动脉炎作为一类能够导致器官缺血甚至坏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只有充分控制紊乱的免疫状态,尽早诊断及规范治疗,才能从源头上控制这一疾病,减少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随着医学的进步,一系列传统免疫制剂,以及包括小分子靶向药在内的新型药物,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动脉炎的治疗。此外,对于存在严重血管狭窄、闭塞的患者,也可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介入和手术治疗。
一旦怀疑这类疾病,需要尽早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总之,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脉搏减弱、颈痛、下肢无力等表现时,尤其是年轻人出现这些表现,应尤为引起重视,建议测测血压,如果出现血压升高、降低或者两侧血压差别较大时,需要警惕大动脉炎的可能性,尽早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来源: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