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烫伤几乎无处不在——一杯滚烫的开水、灶台上的热油、洗澡时忽热的水温,都可能让人猝不及防地受伤。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专家提醒,掌握正确的急救和护理知识,能最大限度减少伤害、加速愈合。
烫伤后,“黄金10分钟”该做什么?
若发生烧(烫)伤后,首先要脱离烧烫伤环境,避免伤害的持续发展,立即进行“冲、脱、泡、盖、送”五字口诀。
冲:立即用流动的冷水(15-25℃,别用冰水)冲洗烫伤处,持续10-15分钟。这样能快速降温,减轻疼痛和皮肤损伤。注意水流别太急,避免冲破水泡。
脱:小心脱去烫伤处的衣物,若衣物粘在皮肤上,别强行撕扯,可剪开周围衣物,保留粘连部分,防止二次伤害。
泡:疼痛明显时,可把烫伤处浸泡在冷水中(同上温度)10-30分钟,进一步降温止痛,但大面积烫伤者别久泡,以免体温过低。
盖: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棉质布轻轻覆盖伤口,避免细菌感染。不要用棉花、卫生纸等易掉絮的物品,以防粘连。
送:若烫伤面积大(超过手掌大小)、深度深(皮肤发白或焦黑)、烫伤部位特殊(如面部、眼睛、生殖器),或出现发烧、伤口化脓等情况,立即送医。
这些“偏方”千万别用!
很多人烫伤后会用牙膏、酱油、酒精、紫药水等处理,其实这些做法反而有害:
• 牙膏、酱油等会污染伤口,增加感染风险,还可能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 酒精、碘伏(大面积使用)会刺激皮肤,加重疼痛和损伤。
• 紫药水、红药水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且杀菌效果有限,现已不推荐用于伤口处理。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刘婵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刘婵